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481801" ["articleid"]=> string(7) "590086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1章" ["content"]=> string(2562) "带着土地的灵气。”

研究员们惊呆了,反复检测了十几次,结果都一样。

负责人红着眼圈说:“我们花了三百万欧元研发,竟然不如您的土方法……”张桂兰拍了拍他的肩膀:“不是不如,是各有各的好。”

她从布袋子里掏出包马齿苋种子,“这个送给你们,种在实验室的阳台上,说不定能给你们灵感。”

离开实验室时,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布袋子里的银臼轻轻晃动,像在哼着北大荒的歌谣。

她突然觉得,这场国际较量,她赢的不是配方,是对传统的敬畏,是对土地的感恩。

周曼的电影《唐宫夜宴》开机仪式上,张桂兰成了特殊的“美妆指导”。

剧组特意为她搭了个传统美妆台,银质小臼、瓷碗、竹篮摆得整整齐齐,比旁边的国际大牌化妆品还显眼。

“兰奶奶,杨贵妃的妆容该怎么画?”

化妆师拿着唇刷请教,剧本要求“艳而不俗,媚而不妖”。

张桂兰往石臼里放了把石榴花和紫草:“用这个,杨贵妃当年就这么用。”

她边捣边说,“石榴花提亮,紫草显色,加两勺猪油保湿,抹在唇上红得发亮,还能吃——当年我在乡下就用这个当口红,不小心舔到都是香的。”

演员们围着看她操作,周曼突然指着剧本笑:“这里写错了,唐代贵妇醉酒后不画浓妆,是用蔷薇露拍脸,透着自然的红晕。”

张桂兰点点头:“没错,蔷薇露得用凌晨带露水的重瓣蔷薇蒸馏,我明天带你们去植物园采。”

可剧组的化妆总监不乐意了,私下跟制片人抱怨:“一个老太太懂什么唐代妆容?

净瞎指挥。”

他偷偷改了张桂兰的胭脂配方,多加了铅粉,说这样上镜更白。

结果周曼拍了半天戏,脸上起了层红疹,导演气得把化妆刷摔在地上:“让你听张老师的!”

张桂兰没发火,只是往周曼脸上抹了点芦荟胶——是她特意从乡下带来的,自家院里种的。

“铅粉伤皮肤,”她对着剧组所有人说,“唐代的铅华早就改良了,用珍珠粉代替铅粉,既白又养肤,我给你们写个方子。”

当晚,化妆总监就被换了,张桂兰的名字出现在“美妆指导”的字幕里,后面跟着行小字:“传统美妆技艺传承人”。

拍“杨贵妃醉酒”"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815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