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477328"
["articleid"]=>
string(7) "5900009"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556) "…这里有个小棒棒(轴)……卡着这个……这个圆片片(齿轮)……电机一通电……它就、就带它转……” 我伸出手,把他整个抱进怀里,抱得紧紧的。
他的眼泪很快浸湿了我的肩窝,温热的,却烫得我心口发疼。
“对不起……小宇,对不起……”我反复说着,除了这个,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我摸着他瘦削的脊背,感受着他委屈的颤抖,愧疚像潮水,一遍遍冲刷着我,“是妈妈不对……妈妈以后……一定先听你说……一定……” 那天晚上,我陪着他一起,把那些临摹的画用彩笔涂上颜色,挑出画得最好的一张,仔细地夹进一张崭新的贺卡里。
他趴在地上,写得无比认真:“送给李浩。
祝你一路顺风。
我会想你的。
你的好朋友,林小宇。”
周末,我陪着他一起去送了李浩。
两个小男孩在车站抱在一起,哭得稀里哗啦。
小宇把那张画郑重地送出去,李浩宝贝似的抱在怀里,哭得打嗝还说“太酷了”。
回来的路上,小宇的眼睛还是红的,却亮得惊人。
后来,我给他买了一套他心心念念已久的科学实验套装,里面有很多齿轮、电路和太阳能小板。
他欢呼着扑过来抱住我,那股兴奋劲儿,像是要把房顶掀了。
他不再需要偷偷摸摸地拆东西了。
他的“研究场所”从隐蔽的窗台,光明正大地转移到了书房的大桌子上。
有时我会陪他一起,看他笨拙却又异常专注地对照说明书,连接那些细小的线路。
失败了就挠挠头,重新再来;成功了就跳起来,拉着我的手兴奋地讲解原理,虽然十句我有八句听不懂,但我会认真听,努力去听懂他那份快乐。
他的语文书、数学书上,开始出现更多奇奇怪怪却又自成一派的小图标。
张老师反馈说,他上课专注了很多,甚至开始主动举手回答那些需要“奇思妙想”的问题。
一个月后,班级文化墙评比。
张老师鼓励小宇为主力,设计一期关于“太空探索”的主题板报。
他熬了两个晚上,画了巨大的火箭、扭曲着尾巴的外星人、戴着宇航员头盔的卡通小动物,还用废纸板做了立体的星球模型。
最终评比,他们班破天荒地拿了个一等奖。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800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