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473358"
["articleid"]=>
string(7) "5899489"
["chaptername"]=>
string(7) "第3章"
["content"]=>
string(2566) "舌。
她将陈瑾奉若神明,称她为“瑾姐”,对沈屹则保持着“沈老师”的尊敬与学术上的探讨姿态。
陈瑾沉浸在“塑造未来”的满足感中,丝毫没有察觉,王雪那双清澈沉静的眼睛背后,隐藏着怎样精密的观察与计算。
王雪贪婪地吸收着知识、人脉、陈瑾的处事风格、沈屹的技术思路,甚至细致地观察着他们夫妻之间细微的互动模式、陈瑾的软肋(比如对早年伯乐的感恩)、沈屹对“普罗米修斯”项目的狂热与隐隐的伦理担忧。
她的大脑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数据库,将“宿主”的一切信息分门别类地存储、分析,为未知的未来做着无声的准备。
变化是极其缓慢而隐蔽的,如同无色无味的慢性毒药,悄然渗透。
最先出现异样的是陈瑾的私人信息空间。
她的私人邮箱开始不定期地收到一些来源不明的匿名邮件。
邮件内容设计得极其刁钻。
有时是几张高倍长焦镜头拍摄的照片:她与一位年轻英俊的投行新贵在慈善晚宴后花园角落短暂交谈的场景,角度选取巧妙,两人的距离在照片里显得暧昧不清。
有时是一段经过精密剪辑的录音片段:那是她与沈屹在书房激烈争论是否要将“普罗米修斯”项目进行大规模商业化测试。
录音里,她语气强硬、充满质疑的部分被单独截取放大,而沈屹理性分析的声音被弱化甚至删除,听起来就像她在无理取闹、打压丈夫的科研热情。
这些邮件像细小的玻璃碴,悄无声息地嵌入陈瑾的神经末梢,带来隐隐的刺痛和不安。
她试图追查来源,却石沉大海。
当她向王雪无意中提及这些“骚扰邮件”时,王雪立刻表现出恰到好处的担忧和义愤:“瑾姐,这太可怕了!
肯定是有人嫉妒您和沈老师,想挑拨离间!
您千万别信这些鬼东西!
我来帮您处理掉它们。”
王雪“贴心”地帮陈瑾设置了更复杂的邮件过滤规则,并“主动”承担起一部分筛选工作。
陈瑾的“烦恼”似乎减轻了,但内心深处那点被种下的怀疑种子,却在黑暗中悄然萌芽。
2与此同时,沈屹的“普罗米修斯”项目推进得异常艰难。
这个倾注了他多年心血、被视为启明科技未来十年核心引擎的项目,在关键的“认知"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7862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