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462278" ["articleid"]=> string(7) "5897410"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622) "一个来自真凶的、无声的嘲弄。

我把它插入我的加密笔记本,里面的内容让我如坠冰窟:几封邮件备份,完美地记录了沉默和死者因为核心配方而发生的激烈争执。

那些威胁的言辞,带着一种甜腻又血腥的味道,让我胃里一阵翻搅。

其中一封写着:“你敢动‘奶奶的秘方’,我就敢用你的血,来给我的下一个黑森林蛋糕调色。”

另一封更直接:“别逼我,我能用糖霜裱绘出最美的玫瑰,也能用同样的手,把你那张贪婪的脸,砸进滚烫的焦糖里。”

这就是动机,是铁证,是我过去梦寐以求的“终结者”。

这份证据构成了完美、封闭、不容置疑的证据链,足以让我立刻逮捕沉默,风光结案。

我握着那枚冰冷的U盘,手心却在冒汗。

我那个被程序正义训练了十年的大脑,正在用一种近乎咆哮的声音对我尖叫:上交它!

逮捕他!

这是你作为警察唯一正确的选择!

但,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我闭上眼睛,将所有情绪都关在门外,只留下一个精英刑警的专业分析。

第一,为什么是林皓?

一个本该是“受害者朋友”的局外人,为什么要特意向我提起这本食谱?

他的动机是什么?

第二,为什么是现在?

为什么这份能一锤定音的证据,偏偏在我开始怀疑他之后,就如此“恰到好处”地出现了?

第三,为什么这么“完美”?

邮件里的威胁太过戏剧化,太过符合一个天才蛋糕师的人设,完美得就像是照着剧本写出来的台词。

我睁开眼,盯着屏幕上那些血腥的文字,得出了一个让我浑身冰冷的结论:这份完美,本身就是最大的破绽!

我的世界再次分裂。

我的专业判断告诉我这是陷阱,但我的职业信仰却要求我必须相信眼前的铁证。

我陷入了职业生涯最痛苦的抉择,而这个抉择的场景,我他妈的该死的熟悉。

这不就是“雨夜屠夫案”吗?

历史在以一种最残酷、最戏谑的方式重演。

三年前,我因为死守程序、缺乏证据而铸成大错,放走了一个魔鬼。

这一次,我将因为死守程序、相信一份被精心伪造的“完美”证据,而亲手将一个可能是受害者的男人送进地狱,再放走另一个魔鬼吗?

我的人生,难道就是一个在悲剧的"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754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