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449122" ["articleid"]=> string(7) "589528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9章" ["content"]=> string(2552) "微扬,将最后几笔画好,眉眼含笑献宝似的拿到锦王面前。

“王爷你看,蘅儿是不是进步了?”

锦王一直盯着那画纸,每一笔都看得极为认真。

“爱妃果然,明日我就让人裱好了送与父皇。”

锦王奖励似得不顾我的存在,在苏蘅的脸上轻啄了一下,眼神自不在看我。

我悄悄的退出了书房,只留下那一室的暧昧和残留的松墨香。

于此又过了三月光景,苏蘅奉旨入宫了两次,皇帝对于她的画技,十分关注,也旁敲侧击了几次她师从何人,都被苏蘅搪塞了过去。

五六月的天气,初夏的天气就已经热的人心慌。

侯府那边依旧没有什么动静,自苏蘅嫁进来之后,每十天就有大公子的信来,除叮嘱苏蘅注意自身之外,依旧是絮叨些市井之闲话,就是没有他与尚书府郑素心的消息。

倒是大姑娘苏沂递了两次帖子,来了两次锦王府,即便如今,她依旧不忘试图拉踩着苏蘅,什么婆母爱重,夫君疼惜,掌家主母多么劳累种种,就怕谁人不知道她这世子正房当得多么舒心。

毕竟现在庆国公为大儿子请封世子的折子还没批,真不知道她得意的到底是什么。

她长进的地方,就是说到动情处,也会了一家人荣辱与共的话。

毕竟大婚那日,她毁坏苏蘅嫁衣的证据还在侯府里守着,今时今日,苏蘅已经有了将那些呈现出来的底气,即便侯府能拿捏苏蘅而纵容她,可锦王不会放过她。

果然天气异常,滁州那边来了水患,锦王每天很晚才回来,他任职工部,这关乎着他是否顺利走到东宫的位子。

他的脾气越来越大,连苏蘅的温声细语都已被碎裂的茶盏声吞没。

我熬了两日,写了一篇之水论,交予苏蘅,我俩早有默契,她当夜就用儿时听闻家里有南方发水的下人说起过云云,将锦王如今头疼的治水方针有了实质的疏奏。

隔日,龙颜大悦。

锦王归来又将苏蘅唤去,追问详细的细节,我将“堵不如疏,然疏之导之,必固其本,清其源”说给了苏蘅。

次日归来,书房里尽是瓷器碎裂的声音,比之前几日更深。

陛下明明前一日赞了锦王的提议,却在今日他提出详尽的策略后,突然沉思许久,将这治水的任务分给了默默无闻的襄王,用"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737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