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449095" ["articleid"]=> string(7) "5895287" ["chaptername"]=> string(7) "第2章" ["content"]=> string(2568) "光和唾骂,“杂种,祸胎,不详”,这些记忆又在脑海中清晰起来。

是太子,将我从泥泞中带了出来。

“王伯,她叫青鸾,懂些笔墨,也识得些字,来此也是想寻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苏砚回头看了看我。

“大公子,放心,老奴这就安排。”

“张妈妈,这府里还有哪个院子缺人啊?”

王伯看了看我,好似懂了苏砚的意思,喊了下身后的管事妈妈,递过去一个大概只有他们俩懂的眼神,像这种老奴在府里多年,都是及其会揣摩主子心思的。

“回大公子,这眼下大姑娘和夫人的院子里人都满了,可既然是识文断字的,倒不如安排到砚心堂那边,大公子觉得如何?”

张妈妈急切的拍着大公子的马屁,但是这大公子向来不愿意让丫头近身,她也摸不透公子的脾性。

“也好。”

苏砚满意的离去,由张妈妈带我下去安排。

梳洗一番后,换上了府里二等丫头的装扮,领了自己的一身秋装,就由一个叫满香的丫头送我去砚心堂,也就是大公子的一个书房。

侯府人丁倒也简单,老夫人前几年过世,其他房上的亲眷早已分家,在老家也就是边境那一代,与侯府这边往来并不密切。

作为行伍出身的武安侯,这府里唯一的公子,竟是从了文。

现已经是六品的翰林院编修,文采样貌在晏都城里是一等一的出众,武安侯夫人老早就给定下了自己的娘家侄女,要不是那侄女守孝,如今可能小公子都出生了。

侯府嫡出还有个大姑娘,容貌随了母亲,倒也出众,只是性子被娇养的有些刁钻。

武安侯常年只带着一个妾室驻守在外,也就是二姑娘的姨娘,曾是武安侯夫人的贴身丫头。

武安侯夫人这般手段,压根不可能让不知根底的人放到大公子的院子里去。

我来侯府三天,直到被侯夫人传唤,也没有见苏砚来一趟砚心堂。

据说这几日锦王和襄王约他一起组织什么诗会去了,转了年就开始春闱了,此时大批的举子都到了晏都,正是拉拢拣选人才的好时候。

偏厅里暖意融融,接连的秋雨下了几日,外面的天气越发的冷了,香炉里飘出甜腻的蜜合香的味道。

侯夫人坐在上首,穿着深紫色缠枝莲纹的锦缎褙子,保养得宜的脸上没有什么"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737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