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449094"
["articleid"]=>
string(7) "5895287"
["chaptername"]=>
string(7) "第1章"
["content"]=>
string(2592) "我本是太子从泥泞里带回的孤女,他亲自教我写字作画,说我是世上最聪慧的学生。
东宫出事那日,我刚巧出去买笔墨躲过一劫。
太子说,我的阿鸢当许这世上最好的男子,可这天下最好的男儿就是他啊。
为复仇隐藏身份,我卖身到武安侯府,将画技尽数教给不得宠的庶出二姑娘,她名震京城,连当今圣上也收藏了她的画,我知道他认出了太子的笔意。
皇帝赐婚二姑娘给锦王那日,大姑娘掐着她的脖子怒吼“凭什么?”
,她平静的眸子里第一次有了底气。
我帮着锦王解决了滁州水患,使他受到皇帝的夸赞和重视,却没有入主东宫,只因那折子里暗藏着只有太子和皇帝知道的父子暗语。
当证据呈给皇帝时,老人已泪流满面。
我死里逃生,看着满屋里挂满了我的画作。
他站在身后说,你可知,你也是我唯一的阿鸢。
(一)雨水把青石板路泡的发亮,倒映着太子府角门的那两盏在风里摇曳昏黄的气死风灯。
冰冷的雨水从油纸伞的破败之处钻进我单薄的衣领,激起一阵寒颤,而心里的冷,比这秋雨更甚。
因我没有奴籍,并没有被通缉。
东宫的一干人等,在被下狱的第三天,就全部染上梁国那边特有的瘟病,全部不治而亡。
间接做实了太子通敌之事,死于敌国瘟病属于咎由自取。
我也出自东宫,却无半点异样,可见有心之人多么的迫不及待。
我在京都盘旋已有月余,也只能天黑之时,才能独自到这儿看看。
为太子伸冤的话本我写了一本又一本,是一本也没有掀起浪花来。
最后竟是让人查到了文宝斋。
这日,锦王的人在文宝斋问起我,老掌柜在我的受意下自是不敢透漏半分我的来历,而来人似乎就是为我而来,硬是要我拿出家乡的路引。
刚巧武安侯府的大公子苏砚来到这儿,他为我挡下了盘查,只说我是他府里的人。
我远远的见过他,也是时常到太子府的人。
最后我带了几块松烟墨和几只兼毫笔,跟着他回了武安侯府,这样我有了身份可能更容易打探到消息。
我低着头跟在他的身后,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的包袱里,指关节都绷的发白。
府里众人的小声议论和探寻的目光,让那些刻在骨子里的鄙夷目"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7374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