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442363" ["articleid"]=> string(7) "5894145"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1章" ["content"]=> string(2602) "。

出院手续办得很快。

走出医院大门时,我看到了赵明的妻子。

她站在马路对面,怀里抱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眼睛红肿。

我想过去,但她摇摇头,转身走了。

我在镇上又待了三天,参加了搜救行动。

警方出动了警犬和无人机,但一无所获。

化肥厂后山像是吞噬了赵明,没留下任何痕迹。

第四天早上,我收拾行李准备离开。

旅店老板——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帮我叫了车。

"年轻人,"他突然说,"你朋友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我猛地抬头:"什么意思?

"老人摇摇头,露出一个苦涩的笑:"这镇子有古怪。

我小时候,见过一个银色的东西在后山飞...像飞机,但不是飞机。

"他压低声音,"那东西会带走看见它的人。

有时候送回来,有时候不。

""送回来的人呢?

"我追问。

"多半疯了。

"老人叹了口气,"剩下的...不记得了。

"大巴车驶出小镇时,我最后看了一眼后山的方向。

阳光下的山峦郁郁葱葱,宁静祥和,看不出任何异常。

回到城里,我把金属片寄给了一个在大学物理系工作的朋友,没说明来源,只请他帮忙分析。

一周后,他打来电话,声音里满是困惑。

"这东西...不符合任何已知的材料特性,"他说,"同位素比例异常,晶体结构从未被记录过。

最奇怪的是,它似乎能对观察行为产生反应...""什么意思?

"我问。

"放在电子显微镜下时,它的结构会主动变化,"朋友的声音既兴奋又恐惧,"就像...就像知道被观察一样。

"挂断电话后,我站在公寓窗前,望着城市的夜空。

霓虹灯掩盖了星光,但我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那片人造的光污染之外注视着我们。

赵明失踪三个月后,我收到一个没有寄件人信息的包裹。

里面是一本发黄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赵明的名字。

笔记从我们童年那次遭遇开始记录,详细记载了他二十五年来收集的所有关于小飞机的资料:地方志记载,民间传说,还有他自己的观察。

最后一页的日期是他失踪前一天。

上面只有一行潦草的字:"它们不是来探索的,是来回收的。

"笔记本的封底夹着一张照片,已经泛黄。

照片"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7174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