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409739" ["articleid"]=> string(7) "5888412" ["chaptername"]=> string(7) "第1章" ["content"]=> string(2468) "第一章 破碎的婚姻天空下着蒙蒙细雨,雨水顺着脸颊滑落,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

俞婉站在天台上看着这万家灯火,脑海中全是刚才秦峰吼骂孩子那震耳欲聋的声音。

“吃个饭都磨磨蹭蹭的,做作业也是半天写不出一个字,以后能做成什么事,你们再继续这样惯着,长大以后就是个废物”。

他管教孩子的方式越来越简单粗暴——声音拔高,眉头紧锁,巴掌随时准备落下。

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却将每一次教育都变成一场单方面的镇压。

孩子写作业慢了,他吼;孩子不敢叫人,他骂;孩子遇到困难退缩,他冷笑着讽刺:"就你这怂样,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多么讽刺啊。

他一边用吼骂摧毁孩子的自信,一边又嫌弃孩子胆小、怯懦,不像个男子汉。

仿佛孩子的勇气会凭空长出来,而无需土壤、阳光和耐心浇灌。

是的,孩子拖拉磨蹭是该纠正,做事畏缩是需要引导。

但“真正的教育不是用更大的恐惧去压制恐惧”,而是教会孩子,“勇敢不是天生无所畏惧”,而是知道“就算害怕,我也可以试一试。”

- 自信不是从不犯错,而是明白"这次没做好,下次还能再来"- 男子气概不在于嗓门多大,而在于能否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他对着瑟瑟发抖的孩子咆哮时,其实暴露的是自己的无能——除了提高音量,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引导一个生命成长。

那些被打压着长大的孩子,要么变成和他一样用愤怒解决问题的人,要么永远活在自我否定的阴影里。

而真正勇敢的孩子,往往来自这样的家庭:- 犯错时听到的是"我们来看看怎么改进",而不是"你怎么这么蠢"- 害怕时得到的是"我陪着你试试看",而不是"这有什么好怕的"- 失败时收获的是"没关系,再来一次",而不是"早就知道你不行"教育不是驯兽,而是种树。

吼骂能让树苗暂时低头,但只有阳光般的鼓励和雨露般的耐心,才能让它真正挺直脊梁,长成参天大树。

俞婉不是没有尝试过。

在那些孩子睡后的深夜里,她压低声音,拿出精心整理的育儿文章,一条条指着那些被荧光笔标记的段落:"你看,心理学家说"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647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