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409250"
["articleid"]=>
string(7) "5888377"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2668) "借什么?”
“那套德产‘席勒’车床的全部图纸,包括德文原版的。”
李秀英的声音不大,却很清晰。
管理员的眼神,像在看一个异想天开的疯子。
但他还是慢悠悠地从最高的铁架上,取下那几卷落满灰尘的图纸,重重地摔在桌上。
李秀英没有解释。
她心里有一团火在烧,烧得她五脏六腑都滚烫。
她要争。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哪怕所有人都觉得她疯了,她也要争这一次。
不为别的,只为告诉那个关上房门的儿子,你妈,不是烧锅炉的。
她的生活,从此被劈成了两半。
白天,她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埋头苦干的“李阿姨”,完成着分内所有的工作,甚至比以前更严谨。
夜晚,当整个厂区都陷入沉睡,只有几盏路灯亮着的时候,她就成了那个孤独的求索者。
在车间角落那台废弃边缘的老古董旁,借着一盏昏暗的台灯,她对着图纸,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拆解、研究、测绘。
她想从这台老旧的机器上,逆向推导出德国核心的合金工艺和热处理技术,从而改良厂里用了十几年的“红星-3型”轴承。
这是她唯一的,也是最有分量的敲门砖。
风言风语,像车间里的铁屑,无孔不入。
“听说了吗?
李阿姨要争那个出国名额,真是魔怔了。”
“就是,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条件,德语认识几个字母啊?
异想天开。”
丈夫赵卫国得知后,在饭桌上,把搪瓷杯重重一顿,茶水溅了出来。
“李秀英!
我告诉你,我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一把年纪,不给年轻人让路,还跟他们抢?
你让厂领导怎么看我们家?
以后伟明毕业分配,你让我这张老脸往哪儿搁!”
儿子赵伟明从学校回来,冷着一张脸,把一份厂报摔在她面前。
上面是宣传科干事王美玲写的报道,标题是《青年力量,我厂的未来与希望》,用极尽赞美的词汇,介绍了几个年轻的技术科候选人,对她只说是要跟年轻人抢机会。
“妈,你能不能别折腾了?
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
喊完,又是一声沉重的关门声。
李秀英看着这些最亲的人,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心口像是被堵上了一块浸了水的棉花,又沉又闷。
她只是默默地收拾碗筷,洗刷干净,然后转身,披"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6454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