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405034"
["articleid"]=>
string(7) "5887528"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6章"
["content"]=>
string(2558) "沈练的故事,成了很多人励志的范本。
人们说,他证明了在这个资本喧嚣的时代,才华和坚守,依然是最有力的武器。
但对沈练自己而言,他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爱了自己想爱的人。
又是一个春天,沈练的工作室举办了一场小型的音乐分享会。
来的都是真正喜欢音乐的人,大家围坐在一起,听歌,聊天,像朋友一样。
陈曦唱了新写的歌,沈练也弹唱了《时光》。
多年后再唱这首歌,心境早已不同。
没有了当初的委屈和愤怒,只剩下对过往的释然。
唱完最后一个音符,他抬头,看到台下苏晴温柔的笑脸,看到陈曦眼里的敬佩,看到粉丝们眼中的光芒。
他忽然明白,所谓的成功,从来不是站得多高,被多少人追捧,而是有能力守护自己珍视的东西,有底气拒绝不想要的一切,有爱人在侧,有理想可追。
他对着台下笑了笑,眼里的光,比聚光灯还要明亮。
属于他的时光,还在继续。
而这一次,他不再是孤身一人,身后有支持他的人,身前有无限的可能。
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旋律,终将谱写出更动听的未来。
《时光里的我》专辑发布后的第三年,沈练的工作室已经成了独立音乐圈的一块金字招牌。
除了陈曦,又签约了两个风格迥异的新人 —— 一个擅长电子国风的男生阿澈,一个嗓音沙哑带着故事感的女生晚夏。
工作室不大,却像个温暖的大家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音乐理想较劲,也互相托底。
沈练依旧是那个不太管 “运营” 的主理人,大部分时间泡在录音棚或创作室里。
只是现在,他的创作里多了很多烟火气。
比如那首《菜市场的诗》,灵感来自某个清晨和苏晴去早市的经历。
歌词里写着 “阿姨的葱捆得整整齐齐 / 大爷的鱼在盆里吐泡泡 / 你挑拣番茄的样子 / 比任何韵脚都动听”,配上轻快的吉他旋律,成了很多人通勤时的治愈曲。
苏晴则辞掉了原来的工作,成了工作室的 “大管家”。
她不干涉音乐创作,却把团队的后勤、版权管理、粉丝互动打理得井井有条。
有人打趣说沈练是 “台前的灵魂”,苏晴是 “幕后的骨架”,少了谁都不行。
沈练听了,总是笑着"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631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