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404979"
["articleid"]=>
string(7) "5887523"
["chaptername"]=>
string(7) "第5章"
["content"]=>
string(2397) ":偏执型人格障碍(PPD)特征,“毫无根据地怀疑他人剥削、伤害或欺骗自己”。
证据编号:AUD-1047,VID-1047。
屏幕上,一个窗口正无声地播放着今天下午的“收获”。
陆绍廷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影依旧挺拔,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孤绝和紧绷。
他突然毫无征兆地转过身,眼神阴鸷地扫过空无一人的办公室,然后快步走向他那张巨大的红木办公桌。
他弯下腰,动作带着一种神经质的急切,开始仔细检查桌底、每一个抽屉的缝隙,甚至拿起桌上的笔筒反复摇晃,侧耳倾听里面是否藏了东西。
我拖动鼠标,将视频画面放大,聚焦在他检查桌底时,那微微抽搐的嘴角和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上。
同时,耳机里清晰地回放着他检查时那压低的自言自语,声音紧绷,充满病态的猜忌:“……肯定有……他们想搞垮我……放在哪里了……在哪里……”我面无表情地在记录档案里新增一行:日期:XX月XX日,下午5:20地点:总裁办公室行为:在无人在场情况下,反复检查办公桌及周边物品,寻找臆想中的“窃听装置”,伴随被害妄想性自语。
强度:低(无攻击性)。
诱发因素:独处环境下的内部焦虑驱动。
诊断指向:偏执型人格障碍(PPD),“被害妄想”(非精神病性,但具有现实检验能力受损倾向)。
证据编号:AUD-1059,VID-1059(办公桌隐藏广角)。
备注:被害妄想内容具体化(“他们想搞垮我”),妄想对象泛化(指向未明“他们”)。
符合PPD向更严重障碍(如妄想性障碍)发展的潜在风险。
需密切观察其妄想系统是否进一步固化、泛化。
敲下最后一个字符,我靠在冰冷的椅背上,指尖无意识地划过郝茜茜笔记本上那句用红笔反复圈出的、力透纸背的控诉。
“陆绍廷是个疯子!”
屏幕幽蓝的光映在我脸上,像覆了一层寒霜。
档案里冰冷的文字和视频中陆绍廷扭曲的脸庞重叠在一起,构筑成一个日益清晰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标本”。
但这标本的“病因”,那隐藏在疯狂表象之下、可能"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6313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