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399912" ["articleid"]=> string(7) "5886803"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2530) "平静回了国,开始自己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作为导演助理的白岭不止是导演的助理,而是所有人的助理,因为太窝囊和怯懦,所有人都可以使唤他。

白岭本人对此没什么怨言,他是来学习的,目的达成了就好,别的不重要。

同时他本身不喜欢跟人起冲突,那样会很麻烦,如果相对忍气吞声可以规避不必要的人际交往,那他也不会觉得自己吃了亏。

在剧组工作结束后他跟着总导演一起进行后期工作,一首独特的插曲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导演叫了白岭两次给自己添咖啡他才反应过来,连声道歉着给导演又续了一杯咖啡。

“好听吗?”

导演问他。

白岭答非所问,放下咖啡壶道歉:“对不起。”

导演显然也不太把白岭的态度当回事,自顾自地说着:“我也算是废了点功夫才找来刘箐橙给我写这首插曲,说不定拿奖就是这一首的事儿。”

导演对刘箐橙的褒扬并不夸张,因为白岭觉得导演的作品是垃圾,他那充满匠气的剧本和构图更像商业片,但他硬要给自己安一个文艺片导演的名头,似乎模仿王家卫式的抽帧和娄烨式的手持镜头可以拯救他那无趣的灵魂。

如果说这部电影里一定有点什么值得人去品味的,那只有这首插曲。

谱曲人显然是个直觉型的天赋选手,他摒弃了传统的多个乐器叠加的创作,整首曲子只有一把阴冷的小提琴,和一个说不清的特殊音效,总之和那一段焚烧尸体的剧情十分贴合,甚至超越画面本身,让白岭看到另一个更加空虚也更加令人迷失的新画面。

太美了。

这是白岭对刘箐橙的第一印象——一个能让人感受到美的作曲人,让他再次感受到了电影的包容和伟大——文字、音乐都可以被翻译为画面。

白岭记住了他,在所有工作闲暇之余会不由自主地想象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幕后工作者不要长得太好看,最好只是普通的清秀,不要太出挑,外貌不能盖过自身的气质,否则会丧失艺术从业者的神秘感。

可以的话,最好有一双动物一样澄澈的眼睛,能让人在被注视时感受到一种无地自容的羞愧。

<他这么想着,一边剪片子一边不由自主地弯了弯唇,被自己这种和沟口一样的"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6137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