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376149"
["articleid"]=>
string(7) "5882440"
["chaptername"]=>
string(7) "第5章"
["content"]=>
string(2576) "他手下一点点丰满起来,色彩搭配和谐,布局疏密有致。
而我,从最初的震惊和手足无措,渐渐变成了一个专注的旁观者和……笨拙的助手。
他需要什么颜色的粉笔,我会立刻递过去;他画到高处够不着,我会默默搬来垫脚的凳子;他退后审视整体效果时,我会屏息凝神,生怕打扰他那一刻的专注。
画室里很安静,只有粉笔划过黑板的“沙沙”声,炭笔在素描纸上摩擦的“簌簌”声,偶尔有窗外风吹过梧桐树叶的“哗啦”轻响。
我们之间的话很少,关于篮球、关于考试、关于那些围绕着他的喧嚣话题,他绝口不提。
他只是专注地画着,仿佛这个小小的、被遗忘的空间,才是他真正可以喘息的地方。
我偷偷观察他。
他画画时的神情,和球场上的张扬、领奖台上的从容截然不同。
那是一种近乎纯粹的沉静。
眉头会微微蹙起,眼神锐利而专注,紧盯着笔下的每一根线条,嘴唇抿成一条认真的直线。
额角偶尔会渗出细小的汗珠,顺着利落的轮廓滑下。
那是一种沉浸其中的、忘我的状态,带着一种剥离了所有光环后的真实质感。
这样的沈屿,陌生又让人移不开眼。
我的速写本,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改变了主题。
那些静物练习、风景临摹,渐渐被另一种画面取代——线条流畅的侧脸轮廓,专注时微微下垂的眼睫,握着画笔的修长手指,衬衫袖口挽起露出的有力小臂……一张又一张,全是沈屿。
画室里流转的光影成了最好的滤镜。
夕阳的金辉穿过高窗,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轮廓;暮色四合时,只有一盏旧吊灯昏黄的光晕笼罩着我们,将他的影子长长地投在画满图案的黑板上,也投在我悄悄翻动的速写本页脚。
每一次铅笔的沙沙声,都像是在记录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画得小心翼翼,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偷窃感,捕捉着他每一个不经意的神态流转。
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像一层薄而透明的茧,将我们与外面的世界暂时隔开。
直到那一天,暮色浓稠得如同化不开的墨汁,沉甸甸地压在旧画室的窗棂上。
我正踮着脚,努力去够黑板顶端最后一个角落,试图添上几片象征“新气象”的嫩绿叶子。
沈"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5663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