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366504" ["articleid"]=> string(7) "587985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4章" ["content"]=> string(3704) "

另一边,是一个尚未建成的大学的年轻校长。

这场高层次、高规格、甚至可以说涉及到国家顶级机密的学术探讨,就在这样一个公共的直播间里,当着数千万茫然又震撼的观众的面,悍然展开。

所有人都为何宇捏了一把汗。

然而,何宇的反应,却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非但没有丝毫的紧张,反而像是棋逢对手般,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欣赏。

“孙院士,您问的这两个问题,都切中了关键。”

他对答如流,声音清晰而稳定。

“98.7%的转化率,并非理论极限,而是工程学上的最优解。关键在于催化剂涂层的晶格结构,传统方案无法解决高能粒子轰击下的衰变问题。我的方案里,引入了一种自修复的非晶态金属玻璃涂层,这部分细节,因为保密原则,并未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详述。”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了第二个问题。

“至于月表电网的稳定性,您提到的调度算法只是第一层保险。真正的核心,是我在论文中一笔带过的‘量子纠错冗余’。它并非传统的备份系统,而是一种基于量子纠缠态的实时纠错机制,可以在任何一个节点失效的瞬间,由其他节点在零延迟下完成算力与能源的接管。”

何宇不仅完美解答了孙建国院士的所有疑问,甚至更进一步,点出了好几个连孙建国团队都正在攻关,却尚未找到突破口的技术瓶颈,并随口给出了匪夷所思的优化方案。

直播间里的千万观众,此刻已经集体失语。

他们听不懂。

一个字都听不懂。

但他们能清晰地看到,连麦窗口里,那位一向以严肃沉稳著称的国宝级院士,脸上的表情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从最初的审视,到惊讶,再到难以置信的震撼,最后,化为了一股无法掩饰的狂喜与激动。

他看着何宇的眼神,不再是前辈对后辈的考量,而是一种发现稀世珍宝的炽热。

连线即将结束。

孙建国院士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挺直了腰杆。

他的脸上,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欣赏与郑重。

他当着千万观众的面,向何宇,向龙海大学,发出了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郑重邀请:

“何校长,我现在,正式代表华夏航天总局,向龙海大学发出邀请!”

他的声音,通过电波,传遍了整个网络。

“我们诚挚地邀请龙海大学,成为我国下一代‘载人月球基地生命维持系统’项目的核心技术合作伙伴!”

“我个人,也万分希望能有机会,亲自前往龙海大学,与你,与钱立群院士,与李卫民院长,共同探讨属于我们华夏民族的星辰大海!”

此言一出,如同一颗核弹在全网的舆论场中轰然引爆!

龙海大学。

这所甚至连一栋教学楼都尚未完工的大学。

在这一刻,它的名字,与“载人月球基地”、“国家航天战略”这些代表着一个国家最高科技水平的词汇,被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其地位,被这一份来自最高科学殿堂的邀约,无限拔高。

直接,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孙建国院士的公开邀约,如同一枚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激起的涟漪,正以无可阻挡的态势席卷全国。

龙海大学的官网后台,那串代表着捐款总额的数字,正以一种近乎疯狂的姿态向上跳动。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505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