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366498" ["articleid"]=> string(7) "587985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0章" ["content"]=> string(3774) "

“备车……”

“不,不用了。”

钱立群院士的声音沙哑,他摆了摆手,示意身后的助理退下。

他立刻通过自己的官方渠道,以最快的速度,拿到了何宇的私人联系方式。

一场没有任何媒体与外人知晓的线上视频会议,就此展开。

会议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

从最初带着审视与质疑的提问,到中途的震惊与难以置信,再到最后,演变成了一场忘却了年龄与身份的、纯粹的学术探讨。

三个小时后,视频通讯结束。

钱立群院士静静地坐在轮椅上,久久没有言语。

他的脸上,残留着风暴过境般的震撼。

那个年轻人,不仅完美解答了他所有关于“光能转化与地热存储”的疑问,甚至还举一反三,提出了数个连他都未曾设想过的、更具前瞻性的优化方向。

那不是纸上谈兵的空想,而是建立在海量数据和严谨逻辑之上的,天才构想!

良久,钱立群院士闭上了眼睛,再睁开时,所有的浑浊与老态一扫而空,只剩下一种名为决断的光芒。

他拿起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拨通了何宇的号码。

“何校长。”

“我,钱立群,决定加入龙海大学。”

“新能源科学学院创院院长的位置,我接了!”

两位泰斗级专家的加盟,如同两枚定海神针,瞬间将龙海大学的声望与公信力,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点。

事情还未结束。

挂断电话后,钱立群院士没有片刻停歇,他翻开了一本陈旧的通讯录,亲自拨通了几个号码。

电话的另一头,无一不是国内建筑工程领域真正的国宝级人物,是几家最顶尖特级建筑工程队的掌舵者。

“老伙计们,还干得动吗?”

钱院士的语气轻松,却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分量。

“我这儿,发现了一个足以载入华夏工程史册的项目。”

“有没有兴趣,一起来玩玩?”

面对这位国宝级院士的亲自邀约,电话那头几乎没有任何犹豫。

几家平日里互为竞争对手的工程巨头,纷纷表示,将立刻派遣旗下最精英、最核心的王牌团队,不计代价,奔赴龙海!

他们要亲眼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工程,能让钱老如此动容。

同一时间,龙海大学的官网上。

捐款数额的滚动条,在一阵疯狂的跳动后,冲破了一个全新的整数关口。

五亿!

何宇静静地看着这个数字,随后,他的目光投向了脑海中的系统商城。

那个可以直接兑换生态穹顶主体结构的选项,正散发着诱人的光芒。

兑换它,需要五十万信誉度。

而他此刻的信誉度,在两位泰斗加盟和捐款暴涨的双重刺激下,已然足够。

只需要一个念头,这座大学最核心、最艰难的建筑,就能凭空出现。

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何宇的视线在那个选项上停留了足足一分钟。

最终,他缓缓地、却无比坚定地移开了目光。

“不。”

他轻声自语,眼神中没有半分犹豫,只有一种纯粹的、灼热的信念。

“这一次,我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

“亲手,把它建出来!”

经过两位泰斗级专家——李卫民与钱立群近乎不眠不休的亲自指导和逐字校对,何宇终于将那份源自系统的高效能源循环生态穹顶技术核心理论,凝练成了一篇厚重逾百页的学术论文。

每一个数据,都经过了钱立群院士的反复验算。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505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