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365670"
["articleid"]=>
string(7) "5879759"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614) "太有感觉了,一下子就击中了我!”
“说明书的设计好用心,一看就懂。”
看到这些,林晓的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工作室为此举办了庆功宴,同事们纷纷向林晓表示祝贺。
站在庆功宴的人群中,看着自己参与打造的成果受到大家的喜爱,林晓的眼眶有些湿润。
她又想起了那个秋末的午后,在旧书摊邂逅《变通》的情景,想起了雨夜台灯下的自己。
是这本书,像一束光,照亮了她曾经迷茫的内心,让她懂得了变通的智慧。
也正是因为学会了变通,她才能在工作中不断调整自己,突破自我,最终收获了成长和认可。
第六章 传递的星火林晓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工作上,也影响到了她身边的人。
她的朋友张萌,是一名刚入职的教师。
工作不久,张萌就遇到了难题。
班里有个学生,性格特别内向,上课从不发言,作业也常常拖拖拉拉。
张萌一开始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方法,找学生谈话,苦口婆心地劝说,但效果甚微,学生反而更加沉默了。
张萌很苦恼,向林晓倾诉。
林晓听完,想起了《变通》里的内容,便把这本书推荐给了张萌,还和她聊起了自己的经历。
张萌半信半疑地接过书,回去后认真读了起来。
书中关于“教育中的变通”章节,给了张萌很大的启发。
里面提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育方法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调整。
张萌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她意识到,那个内向的学生可能比较敏感,直接的谈话会让他有压力。
于是,张萌改变了策略。
她不再找学生正式谈话,而是利用课间或者放学的时间,偶尔和他聊一些轻松的话题,比如喜欢的动漫、游戏。
慢慢地,学生的话多了起来。
张萌还发现,这个学生画画特别好,于是她在班级的文化墙布置中,特意邀请他负责画画的部分。
学生很开心地接受了,并且画得非常出色。
在这个过程中,张萌不断鼓励他,还把他的画展示给其他老师和同学看。
渐渐地,学生变得自信了,上课也愿意发言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
张萌非常高兴,特意请林晓吃饭,感谢她推荐了《变通》这本书。
“是这本书让我明白,教育也需要"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503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