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363966" ["articleid"]=> string(7) "587924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3章" ["content"]=> string(2566) "回应?”

“您是否因为入戏太深,混淆了剧本和现实?”

“有网友扒出您近期精神状态不稳定的传闻,您是否在借机炒作新剧?”

……风暴的中心,陈添祥一身挺括的深灰色西装,独自坐在发言席后。

没有经纪人,没有公关团队。

他微微垂着眼,看着桌面上那一份摊开的、边角已经磨损的《暗号“货郎”》剧本打印稿,上面密密麻麻是他用红笔圈出的、那些只有“货郎”本人才知晓的致命细节。

记者们的狂轰滥炸和刺目的闪光灯,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

他的世界异常安静,安静得只剩下自己沉稳的心跳,以及灵魂深处那个挑着货郎担、在六盘山风雪中跋涉的身影。

终于,他缓缓抬起头。

没有愤怒,没有激动,只有一种穿透时空的平静和沉重。

那双眼睛,深邃得如同承载了陇东高原百年的风霜,清晰地映入每一个镜头。

“证据?”

他开口,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不高亢,却带着一种奇异的、能压下所有喧嚣的力量,“证据就在历史本身,在隆德县李家沟、化灵保还健在的老人们的记忆里,在庄浪县老一辈人关于‘陈货郎’的讲述里,在那些没有被篡改、没有被污染的档案卷宗深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或质疑、或猎奇、或期待的脸。

“我指控李作善,并非出于个人恩怨。

而是因为,历史不容篡改,英烈不容玷污。

‘货郎’陈添祥,以及千千万万像他一样,为了理想和信仰在黑暗中前行的无名英雄,他们的名字可以默默无闻,但他们的牺牲,绝不能被用来粉饰叛徒的罪恶,绝不能被当成投机者沽名钓誉的垫脚石!”

他的声音渐渐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暗号‘货郎’》剧本里,关于保长李作善的段落,全是谎言!

关于他如何‘帮助’、如何‘掩护’货郎的情节,是对历史的亵渎!

真正的历史是,1946年4月,正是李作善,因惧怕被牵连,向反动派告密,企图出卖当时藏身在他家牛棚的‘货郎’!

是地下党员李炳绰同志,以生命为担保,才化解了那次危机!

而李炳绰同志,最终在掩护同志转移时,英勇牺牲在六盘山下!”

“李作善手中所谓的‘"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4986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