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363609" ["articleid"]=> string(7) "5879155"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1章" ["content"]=> string(2644) "为村里少有的年轻壮劳力,自然少不了出力。

而芙兰达,则找到了一个更“合理”地近距离观察张为(以及满足自己“研究计划”)的契机。

这天下午,栈道维修现场。

阳光炽热,空气里弥漫着新鲜木料和桐油石灰膏的味道。

张为正和几个村民一起搬运沉重的防腐木料,汗水浸透了他的T恤。

芙兰达戴着顶宽檐草帽,抱着速写本,出现在现场。

“张桑,各位大叔,辛苦了!”

芙兰达笑容灿烂,用日语腔中文打招呼,“我可以在这里画一会儿吗?

我觉得记录传统建筑维修的过程很有价值!”

她晃了晃手中的速写本。

村民们对这个礼貌又好看的外国女孩印象颇好,笑呵呵地表示欢迎。

芙兰达找了块树荫下的石头坐下,煞有介事地开始画那些堆放的木料和工具。

她的目光却时不时瞟向张为。

只见张为和另一个村民正试图将一块厚重的新木板严丝合缝地嵌入栈道框架里。

木板角度有些刁钻,两人扶着有些吃力,调整了几次都没完全到位。

汗水顺着张为的下颌线滴落。

“左边再抬高一厘米左右,外侧边缘对齐第三根横梁的榫头标记点,”芙兰达的声音清晰地响起,带着一种笃定,“然后顺着横梁滑槽的角度向内推,应该就卡住了。”

张为和同伴一愣,下意识地照着她的话试了试——木板果然顺畅地滑入预定位置,严丝合缝!

“嘿!

神了!”

旁边的村民大叔惊讶地看了看木板,又看了看芙兰达,“小姑娘,眼力劲儿这么好?”

张为也猛地抬头看向芙兰达,眼神里的惊异和探究再也掩饰不住。

她是怎么看出那细微的角度偏差和最佳嵌入点的?

这绝对不是靠运气!

芙兰达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可能……是画画练出来的?

观察结构比较多。”

她轻描淡写地将这精准的空间判断力归功于艺术素养。

就在这时,一个正在用凿子修整新木板边缘的村民大叔用力过猛,“咔嚓”一声,凿子头竟然崩掉了一块!

他懊恼地骂了一句乡音浓重的粗话:“这破凿子!

老张头,你这把也忒钝了!

使不上劲!”

正在旁边抽烟监工的张爷爷慢悠悠地走过来,接过那把崩口的凿子看了看,摇摇头:“"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4979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