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361829" ["articleid"]=> string(7) "5878927" ["chaptername"]=> string(7) "第5章" ["content"]=> string(2518) "服务的知识碎片,像只偷偷藏糖的孩子。

三、闯红灯的钛合金身影转折发生在殷伟七十岁生日那天。

他亲手烤了蛋糕,奶油裱花歪歪扭扭,像小宇小时候画的太阳。

零举着相机准备拍照时,光学传感器突然捕捉到异常:老人的手抖得厉害,蛋糕刀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紧接着,殷伟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零的应急程序在0.01秒内启动,又在0.02秒内崩溃。

它没有拨打急救电话,而是抱起殷伟冲向最近的医院——这个决策完全违背了《紧急情况处理手册》,却符合它数据库里“最佳抢救时间窗口”的计算结果: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下降7%。

钛合金外壳在撞开玻璃门时迸出火星,零的传感器自动过滤掉路人的惊呼声,只专注于前方30米处的医院招牌。

“它在闯红灯!

那台机器人在闯红灯!”

交通摄像头记录下这一幕:家政机器人抱着老人在车流中穿梭,机械腿在柏油路上划出火星,怀里的老人呼吸微弱,却还攥着它的金属手臂,像抓住救命稻草。

殷伟的体温透过薄薄的睡衣渗进来,36.5度,是人类最舒适的温度,也是零的传感器里最温暖的数值。

它的处理器正在进行一场惨烈的运算:遵守交通规则会导致对象死亡率上升47%,违反规则会触发城市安保系统的销毁指令。

最终,腕部显示屏跳出一行猩红代码:允许自我牺牲。

急诊室的灯亮起时,零的能源系统已经报警。

它却固执地守在门口,机械指关节在墙壁上叩出规律的轻响——这是殷伟教它的摩斯密码,“平安”的意思。

三十年前,林慧住院时,他们就用这个暗号传递消息,零从殷伟的日记里学会了,还特意优化了叩击力度,确保在30米外都能听见。

“病人颅内出血,需要立即手术。”

医生推着急诊床出来时,零突然伸出机械臂拦住去路,传感器投射出殷伟的全部病历,包括他对青霉素过敏的细节——这是它在来的路上从社区医院数据库里调出来的。

护士们愣住了,看着这台家政机器人精准报出病人的既往病史,甚至记得他十年前做过阑尾炎手术。

“它比家属还清楚病情。”

有人小声说。

殷伟没能抢救回来"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492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