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360008"
["articleid"]=>
string(7) "5878485"
["chaptername"]=>
string(7) "第3章"
["content"]=>
string(2580) "顶回来,还带着刺。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骂人,但大概是想到我还算是个“客户”——他偶尔也会来买两根油条当早饭,最终只是从鼻腔里重重地哼了一声,像头被打扰了进食的猪,扭头悻悻地走了,嘴里不清不楚地嘟囔着:“……不识抬举!”
看着他肥胖的背影消失在那个油腻的塑料棚下,我深吸一口气,空气里弥漫的油条香气让我微微眩晕的心脏落回实处。
不多管闲事,从拒绝第一勺废油开始。
日子在油锅的滋啦声和收钱的叮当中滑过。
我守着我的油条摊子,心无旁骛。
面粉要选筋度高的,酵母要新鲜的,揉面的力道和时间要恰到好处,醒发的温度和湿度要严格把控,油温更要精准。
每一根油条,从白胖的面胚子膨胀成金黄酥脆的模样,在我眼里都是沉甸甸的铜板,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隔开前世噩梦的护城河。
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最初是早起赶工的民工,后来是附近写字楼的白领,再后来,有人特意绕路过来,就为买上几根“林家油条”。
我的油条,外皮酥脆得掉渣,内里却蓬松柔软,带着天然的麦甜,即使凉了也不发硬发艮,更没有那股子劣质油反复炸过的哈喇味。
口碑,在吃客们口耳相传中悄悄建立。
“老板,你这油条真绝了!
跟小时候吃的一个味!”
一个常客竖起大拇指。
“干净!
吃着放心!”
一个大妈每次都买一大袋,“给我孙子当早餐。”
我笑着应和,手上动作麻利地装袋、收钱、找零。
目光偶尔掠过斜对面,老张头的生意似乎更“红火”了。
他那口大汤锅从早到晚翻滚着浓烈到刺鼻的香精味,鲜艳得不正常的红油上漂浮着厚厚的辣椒和可疑的香料渣滓。
光顾的大多是些贪图便宜、追求刺激味蕾的年轻人,或者附近工地里干体力活的汉子。
他和他那个染着黄毛、流里流气的儿子张强,忙着收钱、串串,脸上的笑容带着一种餍足的油腻。
<他们确实“发财”了。
老张头很快淘汰了破旧的塑料棚,换了个不锈钢的亮堂大推车,上面还装了个廉价的LED灯牌,红艳艳地闪着“秘制麻辣烫”几个大字,在油腻的巷子里格外扎眼。
张强脖子上多了根晃眼的金链"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4860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