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350999"
["articleid"]=>
string(7) "587698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1章"
["content"]=>
string(2656) "眼,嘴里骂骂咧咧,说林雪梅是个生不出儿子的废物。
林雪梅的处境,比第一胎时更加艰难。
而我的人生,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轨道。
靠着养兔子的第一桶金,我敏锐地嗅到了新的商机。
随着政策的放开,南方的服装款式开始在内地流行起来,“喇叭裤”、“蝙蝠衫”成了时髦青年追捧的对象。
我利用去县城卖兔毛的机会,从一个广东来的倒爷手里,用低价购入了一批“处理品”——其实就是一些款式稍微过时,或者有微小瑕疵的服装。
然后,我骑着我的凤凰牌自行车,载着这些“时髦货”,跑到周边的各个公社去赶集。
“瞧一瞧看一看啊!
正宗广货,假一罚十!
城里卖十块的喇叭裤,今天只卖八块!”
我扯着嗓子吆喝,很快就吸引了一大群年轻人。
这个年代,信息闭塞,大家哪里见过这么多花里胡哨的衣服。
我的小摊子,很快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一天下来,我净赚了将近一百块!
我尝到了甜头,干脆把养兔子的活全权交给了李建红,自己则专心做起了“二道贩子”。
我的生意越做越大,从服装到蛤蟆镜,再到录音机和邓丽君的磁带,只要是城里流行的东西,我都能搞到手。
不到半年,我就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
我用赚来的钱,在村里盖了第一栋两层小洋楼,红砖碧瓦,水泥地面,亮堂的玻璃窗,气派得像画报里的房子。
乔迁那天,我把家里的亲戚邻居都请来吃饭。
婆婆拉着我的手,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地夸我有出息。
小叔子李建军也凑上来,给我敬酒,眼神里满是讨好和悔意。
我看着他们截然不同的嘴脸,心中只有冷笑。
宴席上,一个人的出现,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是县里派来我们村指导农业生产的技术员,叫周文轩。
二十五六岁的年纪,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斯斯文文的,说话总是带着一股书卷气。
他不像村里其他人那样用一种猎奇的眼光看我,他的眼神里,是纯粹的欣赏和好奇。
“陈同志,我听说了你的事迹。
你很有商业头脑,也很勇敢。”
他主动端着酒杯过来,对我说道。
“周技术员过奖了,我就是瞎折腾。”
我谦虚地笑了笑。
“这不是瞎折腾。”
他很认真地看着我,"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462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