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342749" ["articleid"]=> string(7) "5875641"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4章" ["content"]=> string(2600) ",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林晚秋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没有一丝同情。

她知道,对付这种好吃懒做、总想占便宜的人,心软就是对自己残忍。

只有断了他们的念想,让他们知道不劳而获是行不通的,他们才有可能真正醒悟。

而她和李二郎的日子,却在一天天变好。

李二郎在镇上找了个稳定的活计,林晚秋也帮人缝补衣服、做些针线活,攒了不少钱。

他们的小屋虽然简陋,却充满了烟火气和希望第五章: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入秋后的第一场雨下了整整三天,淅淅沥沥的雨丝打在窗棂上,寒意顺着门缝往屋里钻。

林晚秋正坐在炕头给李二郎缝补棉衣,听见院外传来王翠花尖着嗓子的骂声,夹杂着狗蛋的哭闹。

“哭哭哭!

就知道哭!

家里连米都快没了,你还哭!”

王翠花的声音透着一股破罐破摔的烦躁,“要不是那个丧门星,我们能过得这么惨?”

林晚秋手里的针线顿了顿。

这半个月来,大房的日子确实难熬——李大郎被衙门打怕了,再也不敢去镇上找活,整天缩在家里喝酒;王翠花挖的野菜越来越少,家里的粗粮眼看就要见底;赵氏想偷偷贴补,却被林晚秋“无意”间告诉了老族长,被狠狠训斥了一顿,再也不敢妄动。

李二郎从外面进来,手里拎着两条刚从河里钓上来的鱼,听见王翠花的骂声,眉头皱了皱:“她又在骂什么?”

“还能骂什么,无非是嫌日子苦,把账算在咱们头上。”

林晚秋放下针线,接过鱼去处理,“别理她,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可王翠花显然不打算让他们安生。

第二天,村里就传出些风言风语,说林晚秋“刚嫁过来就撺掇丈夫分家,霸占家产,还容不下公婆大哥,是个黑心的搅家精”。

更有人添油加醋,说林晚秋“在镇上勾三搭四,不然哪来的钱买米买布”。

这些话传到林晚秋耳朵里时,她正在给村东头的张婶送绣好的帕子。

张婶是个实诚人,偷偷提醒她:“晚秋啊,那些闲话别往心里去,谁不知道大房那两口子是什么德行?

肯定是王翠花传出来的。”

林晚秋心里冷笑。

王翠花这是黔驴技穷,想用败坏名声的法子逼她服软?

前世在职场,这种背后捅刀子、造黄谣的"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4326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