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335475"
["articleid"]=>
string(7) "587423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4章"
["content"]=>
string(2596) "明远脚边:“她......她还记得我?”
他连滚带爬扑到床前,从床底拖出个锈迹斑斑的铁匣,“那年奶奶塞给我半块桂花糕,说’老哥哥,能帮我记两笔数不?
’我就着月光抄了半宿......“铁匣打开的瞬间,苏明远差点喘不上气。
泛黄的纸页上,“徽州马记,收苏氏玉棠绸庄红缎二十七匹,无通关印,存于西仓三号”的字迹力透纸背,更下面压着张皱巴巴的字条,正是马三爷的亲笔:“待风头过,转售徽商联会。”
“拿回去!”
他刚要抽纸,赵九皋突然死死攥住他手腕,指甲几乎掐进肉里,“马家耳目比蚊子还多,你揣着这东西进城,半道就得被截!”
老人喘了两口气,突然一拍大腿,“三日后贡缎初验,七家商号都要在织锦台亮样。
你要是能在大庭广众下让这缎子’自己说话‘,他们就算想动手,也得掂量掂量!
“苏明远攥着密录往回跑时,月亮都西斜了。
柳红绡正蹲在染坊门口啃烧饼,见他过来,把油纸往怀里一塞:“查着了?”
“查着了。”
他把密录往她手里一塞,“可赵九皋说要当众露。”
柳红绡突然笑出声,烧饼渣子喷了他一鞋:“让缎子说话?
简单!
“她拽着他往绣房跑,”当年奶奶染坊有秘法,每匹高档绸底角绣暗纹时,都混一根金蚕线。
日光下瞧不见,火一照就泛虹彩——那残缎上的金蚕线,就是胎记!
“吴绣娘带着织娘们熬了半宿。
苏明远守在绣房门口,看她们剪下寸许残缎,用金线密密缝进新织的“雨过天青”底衬里。
天刚擦亮,柳红绡就踹开他房门:“走!
织锦台占位置去!
“贡缎初验的织锦台挤得跟下饺子似的。
马三爷的人站在主位,摇着折扇笑:“苏家这匹’雨过天青‘?
经纬都松成筛子,也配叫官缎?
“苏明远没说话,冲周福使了个眼色。
周福立刻扯着嗓子喊:“掌灯官,把烛火熄了!”
全场哄笑。
可当三支松油火把“轰”地燃起时,笑声突然卡了壳——那匹被说成“筛子”的绸子,在火光下泛起彩虹似的光,金闪闪的纹路顺着缎面游走,跟苏明远怀里的残缎分毫不差!
“这是......”“金蚕线!”
不知谁喊了一嗓子。
全场炸了锅"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4066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