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335463" ["articleid"]=> string(7) "5874236"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596) "前哄他喝药:“明日开庄,用‘雨过天青’做招牌。

告诉所有人——苏家的天,还没塌。”

第二日清晨,姑苏城十字街炸开了锅。

“玉棠绸庄”的新匾挂在巷口,檀木底色上四个大字力透纸背,据说是昨夜风雨里自个儿“长”在木头上的。

街坊们踮着脚看,有人摸了摸匾上的字:“这墨色,像用香火灰调的。”

“听说昨夜祠堂闹了神仙!”

卖豆浆的王婶子压低声音,“苏敬堂的丑事全被祖宗抖出来了,连当年害少夫人的药方都现世了!”

“可不是?”

修伞的李老头扒着门框看匾,“我家那口子说,今晨路过苏家,看见牌位前的香灰直打转,像有人在转圈儿——怕是祖宗高兴呢!”

苏明远站在绸庄门口,怀里的牌位暖得发烫。

他望着人来人往的街道,突然想起昨夜牌位发光时,那道声音还说了句:“乖孙,往后这绸庄的门,要敞亮着开。”

风卷着桂花香扑进来,吹得柜台上的“雨过天青”绸子轻轻翻卷。

那抹清透的蓝,像极了百年前苏玉棠腕上的玉镯子。

第4章 雨过天青挂新匾,老账房夜献密信新匾挂起来的第三天,姑苏城的日头刚爬上屋檐,十字街就挤得水泄不通。

“看那匾!”

卖糖粥的张老汉踮脚指,“昨儿半夜我起夜,见匾上的字在冒金光,跟香火灰搅一块儿似的!”

“可不是?”

卖花担子的杨娘子扒着人缝挤进来,“我家那口子给苏家送绣线,说今晨绣坊里的绷子全自己转起来了,针脚齐得跟尺子量的——定是玉棠奶奶显灵教手艺呢!”

苏明远站在绸庄门槛上,掌心被牌位焐得发烫。

他往里头望,吴绣娘正带着十几个绣娘拆新绷子,最中间三匹“雨过天青”缎子搭在檀木架上,蓝得透亮,凑近了看,绸面竟浮着若隐若现的云纹,像把春天的晨雾织进了布里。

“好料子!”

一声中气十足的赞叹惊得众人回头。

穿青衫的老者分开人群,手里捻着缎子边角,眼尾笑出褶子:“当年玉棠娘子给我织的‘雨过天青’,就是这股子清透劲儿!”

苏明远认出来人——杭州“云锦阁”的柳掌柜。

他慌忙作揖:“柳伯。”

柳掌柜拍他肩膀:“十年前你奶奶带着你在我铺子里吃桂花糕,你才到我腰"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406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