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331983"
["articleid"]=>
string(7) "5873613"
["chaptername"]=>
string(7) "第1章"
["content"]=>
string(2570) "1 苦修三载终成空秋夜的风裹挟着城市边缘特有的微凉和铁锈尘土气息,挤进李慕玄没关严的窗缝。
他对着书桌上摊开的《周易参同契》复印件,指尖无意识地划过那句被反复圈点、墨迹几乎晕开的“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最终停在“还丹”二字上,指尖冰凉。
三年了。
整整三年。
他严格按照书上的法子,在清晨卯时面朝东方盘坐,舌抵上腭,意守丹田。
寒冬腊月,膝盖冻得失去知觉,呵气成霜凝在眉睫;酷暑三伏,汗水浸透薄衫,蚊蝇嗡嗡扰得心浮气躁。
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刻意的绵长,每一次入静都伴随着对抗纷杂思绪的疲惫挣扎——那些账单、主管的呵斥、父母的叹息,如同跗骨之蛆啃噬着那点可怜的专注。
他试过“小周天”,意念引导那想象中的微弱气流沿脊椎督脉上升,过尾闾、夹脊、玉枕三关,再从前胸任脉下降。
他也试过“大周天”,试图沟通四肢百骸,引动“先天一炁”。
然而,丹田里始终空空荡荡,寂静如古井深潭。
没有书上描绘的“暖流滋生”,没有“气机萌动”,只有腰背久坐的酸疼和心头那越来越沉重的沮丧,像一块不断吸水的海绵,沉甸甸地坠着他。
书桌一角堆满了笔记,字迹从最初的工整清晰到后来的潦草狂乱,记录着无数次失败的尝试和越来越深的迷茫。
那些晦涩的隐喻、云遮雾罩的指引,此刻都化作无声的嘲笑。
这本《参同契》,连同抽屉深处那本同样翻烂的《悟真篇》,是爷爷临终前郑重交给他的旧物,上面还有老人当年研读时留下的蝇头小楷批注。
他曾以为这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钥匙,如今看来,更像是困住自己的樊笼。
“假的吗?
还是……我资质真的愚钝至此?”
他喃喃自语,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
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参同契》上那句被反复圈点的“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
窗外,城市的霓虹光晕顽固地渗入这廉租屋的角落,映在他疲惫的眼底,更添了几分被现实嘲弄的烦躁。
桌角的电子钟,无声地跳到了凌晨一点。
明天,还要去那个散发着焊锡和机油味道的电子厂,调试那些冰冷的电路板。
生活像一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3946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