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331645"
["articleid"]=>
string(7) "5873571"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592) ":“他已经是信的一部分。”
我写了这些内容,准备在另一个平台继续发帖。
当打开发布窗口时,界面忽然卡死。
刷新页面后,我写的所有内容消失,光标自动跳出一段文字:“你是谁?”
我盯着屏幕好久没动。
直到我电脑的麦克风灯忽然亮起,明明没有开任何语音应用。
我确定,这东西正在监听我。
我合上电脑,扔到床尾。
刚刚准备起身,耳边突然传来一阵细微的敲击声。
像指甲敲玻璃。
我僵在原地。
我慢慢转头,看向我书桌左侧的窗户。
窗外是七楼的平台天台,本不该有人。
但我确实看见了一个人影——女的,长发披肩,穿着地铁制服外套,站在黑暗中。
看不清脸。
她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窗玻璃上出现一层轻微的雾气,随即,像是用指尖在玻璃上写了一个字:“你。”
第一次是文字呼唤,第二次是影像出现,而现在——它开始以现实形态靠近我。
第四章|隐藏名单我开始意识到,这件事的背后,可能不只是某种灵异现象,而是存在某种系统性、持续性的“删除机制”。
就像一封信,不断被人打开、重写、投递,而“收件人”永远不知道自己其实是上一任“写信人”。
这是我与信发生接触后的第七天,已经有两位直接关联人被“抹去”。
而我,已经在这封信的路径上了。
我开始翻查地铁系统内的失踪记录,这并不容易。
官方平台对乘客失联通常不会披露具体站点与时间,只会统一归入“其他原因”或“无明确轨迹”。
但我找到了另一个办法。
我在一个城市交通事故统计网站上找到了一份 2019~2023 年间“站内失联乘客社会安全协查记录”文档的影像副本,尽管很多信息打了码,但“地铁站点编号”是保留的。
我用表格把每起失踪事件记录下来,并交叉比对他们最后出现的位置、时间、性别、年龄段和走失方向,你猜怎么着?
至少有 9 起案件的最后记录地点都是:梨溪路站。
更诡异的是,其中 7 起都集中在一年中的某几个月:3 月、6 月和 9 月。
而那三个月份,恰好是我在知乎上看到有关“那封信”帖子的时间点。
这意味着信出现的时间和失踪案高"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3934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