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327373"
["articleid"]=>
string(7) "587297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2章"
["content"]=>
string(2526) "第一天(急性期管理):09:00 18:00:严格禁食,仅允许补充电解质水,每小时100ml,水温控制在3840摄氏度。
18:30:第一次进食。
流质,小米粥油(不含米粒),50ml。
21:00:第二次用药。
遵医嘱,药物由苏闲亲自核对后喂服。
全天:每两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心率。
所有数据记录在案,生成健康曲线图。
第二天(恢复期管理):08:00:早餐。
白粥,100g,搭配水煮蛋的蛋黄半个(碾碎)。
12:00:午餐。
……15:00:下午加餐。
…………计划书的最后,还有一个“风险规避”章节,详细列出了数十种可能导致病情反复的食物和行为,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霍烽看着这份比他公司上市路演方案还要详尽的计划书,半天说不出一个字。
而苏闲,已经开始了她的“项目管理”。
她没有一句责备,也没有一句安慰。
她只是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严格按照计划书上的时间节点,执行着每一个步骤。
时间到了,她会端来温热的电解质水,看着霍怜喝下。
护士来换药,她会仔细核对药瓶上的名字和剂量。
霍怜因为疼痛和饥饿而烦躁不安时,她不会哄他,只是将平板电脑上的心率曲线图给他看:“你的心率超过了正常阈值15%,这会延缓肠胃黏膜的修复速度。
建议进行3分钟深呼吸,平复情绪。”
起初,霍怜是愤怒和不解的。
他想要的,是关心,是拥抱,是声泪俱下的质问。
可他得到的,却是一份冰冷的计划书,和一个比医生还要专业的护工。
但渐渐地,他感觉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从小到大,他生病时,得到的是佣人手忙脚乱的照顾,是父亲从越洋电话里传来,几句不痛不癢的关心。
从来没有一个人,像苏闲这样。
她不会对你嘘寒问暖,但她会在你渴的时候,准时把水递到你嘴边。
她不会说一句“别怕”,但她会告诉你,你的各项指标都在好转,一切尽在掌握。
她没有丝毫的情感流露,却给了他前所未有,绝对可靠的安全感。
第三天清晨,霍怜已经可以下床了。
苏闲扶着他,在医院的花园里进行康复训练,严格按照计划书上写"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377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