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323306" ["articleid"]=> string(7) "5872245" ["chaptername"]=> string(7) "第9章" ["content"]=> string(2664) "临时从城里几家富户“借”来的,花环里的花,不少是蔫巴的,甚至是用萝卜雕的假花。

县衙门口,那面新打造的“勤能补拙”鎏金大匾额,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目的金光,几乎要闪瞎人眼。

贾县令穿着簇新的官袍(也是临时赶制的,针脚粗糙),率领着县衙大小官吏,如同排练好一般,整齐地列队在匾额下方,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恭敬。

李凡,作为县衙的“笔杆子”师爷,自然是这场盛大“福报”秀的核心执行者之一。

他已经记不清自己连续熬了多少个通宵。

写不完的迎检方案,核对不完的流程细节,修改了无数遍的汇报文书,还要应付贾县令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比如临时要求在所有灯笼上都贴上“皇恩浩荡”的剪纸,比如要求安排一场“百姓自发”的、歌功颂德的快板书表演。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上紧了发条的玩偶,机械地运转着,身体和精神都已濒临崩溃的边缘。

此刻,他正抱着一大摞刚刚赶印出来的、墨迹都未干透的《钦差巡查南安县风物人情纪要(精编版)》,像个陀螺一样在县衙门口乱转。

汗水浸透了他浆洗得发硬的青色长衫,紧贴在背上,黏腻不堪。

眼前一阵阵发黑,太阳穴突突地跳着,像是有人拿着小锤在里面狠命敲打。

每一次呼吸都扯得肺叶生疼,带着一股铁锈般的腥甜味。

怀里的册子越来越重,仿佛有千斤之重。

“李师爷!

李师爷!”

张班头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脑门子上全是汗,嗓子嘶哑,“快!

快!

钦差大人的仪仗已经过清风亭了!

贾大人让你赶紧去路口再确认一遍红毯有没有铺平整!

还有那些举花的孩子!

让他们再练一遍口号!

声音一定要齐!

要洪亮!

喊‘皇恩浩荡,福泽万民’!

记住没?

是‘福泽万民’!

不是‘福报万民’!

千万别喊错了!

还有,你怀里这些册子,赶紧分发给各位大人!

人手一份!

别耽误了!”

李凡只觉得一股逆血猛地冲上喉咙。

他死死咬着牙,把那口腥甜咽了回去,胡乱地点了点头,抱着那摞沉重的册子,转身就往城外路口跑。

脚步虚浮,深一脚浅一脚,怀里的册子像有千斤重,压得他喘不过气。

那刺眼的阳光,"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364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