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323299"
["articleid"]=>
string(7) "5872245"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704) "敢言,只能努力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整个排练现场,弥漫着一种诡异而压抑的气氛。
李凡抱着一摞刚修改好的方案路过,看到这一幕,只觉得胸口发闷。
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那天在城门口抱着孩子哭求的妇人。
她也被拉来了,孩子不知被谁抱着,她站在人群里,脸上挂着僵硬的、练习了无数遍的笑容,眼神却空洞麻木,仿佛灵魂已经被抽走。
“李师爷!”
张班头看见他,立刻换上一副笑脸,“您看,大家伙儿这精气神儿多足!
都是托了县令大人‘福报’的福啊!”
李凡扯了扯嘴角,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抱着方案逃也似的离开了。
他觉得自己也快变成那些脸上挂着假笑、内心一片荒芜的百姓了。
县衙门口那块“勤能补拙”的鎏金大匾终于挂了上去。
阳光照射下,四个大字金光闪闪,熠熠生辉,透着一股子廉价的富贵气。
贾县令背着手,站在匾额下,仰着头,眯着眼,欣赏着自己的杰作,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得意。
“好!
好啊!”
他捋着并不存在的胡须,“金光闪闪,大气磅礴!
这才配得上本官励精图治、勤勉为民的形象!
王主簿,干得不错!
这金粉……看着挺足啊?”
王主簿弓着腰,谄媚地笑道:“回大人,用的是最好的‘足赤金粉’,一点没掺假!
匠人说了,保证十年不掉色!
风吹日晒都不怕!
这钱花得值!
这匾额一挂,咱们县衙的档次立马就上去了!
钦差大人来了,第一眼就能看到咱们的‘勤能补拙’!”
贾县令满意地点点头:“嗯,不错。
就是要让钦差大人一眼就看到本官的‘态度’!
小李啊,”他转头看向一旁抱着文书的李凡,“你那份《纪要》精编版印好了没有?
要快!
要精美!
封面也要烫金!
要和这匾额交相辉映!”
李凡麻木地点点头:“回大人,正在加紧印制,明日即可装订成册。”
“好!
抓紧!”
贾县令挥挥手,又抬头欣赏起他的金匾,嘴里喃喃道,“勤能补拙……勤能补拙……本官能有今日,全靠一个‘勤’字!
小李啊,你要多学学,年轻人,更要懂得勤勉!
福报不会亏待勤快人!”
李凡看着阳光下那刺眼的金光,只觉得那四个字像四座沉重的大山,压"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364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