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311885" ["articleid"]=> string(7) "5869520"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1章" ["content"]=> string(2598) "妇人身上不轻不重地抽了三下,又摸出个巴掌大的小铜铃,“叮铃铃”摇得山响,口中喝道:“六婶!

莫再作祟!

回你的辛庄去!

再敢闹腾,莫怪老朽心狠,封了你的墓!

叫你连辛庄都回不去!”

可六太姥的魂儿像是铁了心要闹,夜里那凄厉的哭声照旧响起。

那男人彻底火了,召集了几个胆大的本家兄弟,跟着石先生,气势汹汹地杀回了辛庄。

照着石先生的指点,找到了六太姥爷和六太姥那两座早已荒芜的坟——在辛庄北岗的乱草棵子里。

坟头被半人高的野草淹没,残破的墓碑歪倒在草丛里,爬满了黑乎乎的草籽。

石先生指挥着众人,围着坟头挖了一圈深沟。

新鲜的、带着树皮和青绿叶芽的桃树枝被密密地埋进沟里。

他又拿出朱砂,在那荒草萋萋的坟头上,画下了一道繁复而诡异的符咒。

朱砂红得刺眼,像凝固的血,深深地渗进坟土的裂缝里。

“六婶,六叔…尘归尘,土归土…安生待着吧…”石先生的声音低沉而疲惫,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知道你们念着娃…可你们这么闹…娃的魂儿在地下也不得安生啊…宝珍逢年过节…会来给你们烧纸…会跟你们念叨娃的事…”村里人默默培了新土,又找了块还算平整的石头,重新立了块碑,上面请村里识字的先生歪歪扭扭地刻着:“辛公讳明 辛母讳兰之墓”。

这一封,果然镇住了。

六太姥的魂儿,再也没在阳间现过形。

后来,六姥爷家又添丁进口,生了个闺女叫秀琴,又添了个小子叫小功。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九十年代。

村里人开始把大坑当成了垃圾场。

碎砖头、烂柴禾、破盆烂罐,一股脑往里倒。

后来盖新房拆下来的建筑垃圾,也堆了进去。

坑里的水,眼见着一年比一年少,一年比一年浑浊。

那些亭亭的荷叶,早就枯死烂光,只剩下光秃秃、黑乎乎的淤泥底子。

我十岁那年,跟着姥姥去坑边看过。

水只剩下膝盖深,浑黄得像泥汤,上面漂着花花绿绿的塑料袋、破胶鞋,散发着一股难以形容的腥臊腐臭味。

姥姥蹲在坑边,伸手摸了摸台阶上那层滑腻腻的青苔,眼神飘得很远:“以前…这儿的水可清了…清得能照见人影儿…你妈年轻那会儿"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326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