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308236" ["articleid"]=> string(7) "586897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1章" ["content"]=> string(2540) "清晰”、“国有股份评估作价的公允性有待商榷”等官样文章。

私下里,通过各种关系递过去的话,得到的都是王处长暧昧不明的回应:“陈总的企业,根基是好的,前景也是广阔的嘛……只是,材料嘛,还可以再‘优化优化’……有些地方,‘分寸’把握得再精准些,就更好了。”

时间一天天流逝,每一秒都意味着巨大的机会成本和潜在变数。

竞争对手也在虎视眈眈,资本市场的窗口期稍纵即逝。

巨大的压力如同沉重的磨盘,压在陈志远的心头,碾磨着他的耐心和原则。

他尝试过正规途径,邀请王处长考察工厂,展示实力,但对方总是打着官腔,不置可否。

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他引以为傲的“先行赔付”信誉、过硬的产品质量、辉煌的业绩报表,在权力无形的壁垒面前,似乎都失去了分量。

一次极其隐秘的会面,安排在京郊一家顶级私人会所最深处、名为“听涛”的茶室内。

这里隔绝了尘世的喧嚣,只有檀香袅袅,古琴低回,营造出一种虚假的宁静致远。

王处长穿着质地精良的便装,慢条斯理地品着价值不菲的金骏眉,动作优雅。

他指尖无意识地、带着某种韵律敲击着光可鉴人的紫檀桌面,目光却锐利如鹰隼,透过氤氲的茶气,扫视着陈志远那张因焦虑和熬夜而略显紧绷、失去了往日从容的脸。

窗外,城市的霓虹次第亮起,浮光掠影映在昂贵的落地防弹玻璃上,光怪陆离。

“陈总的企业,根基深厚,管理规范,市场认可度高,前景非常广阔啊。”

王处长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掌控节奏的从容,却字字像裹着棉花的针,精准地扎在陈志远的心上,“只是……” 他故意拖长了尾音,放下茶杯,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响,“有些历史沿革的问题,尤其是当年改制时,国有股份的评估作价……按现在发审委越来越严格的标准来看,似乎显得……过于‘保守’了些?

这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和‘联想’嘛,对顺利过会,是个不小的障碍。”

陈志远的心猛地一沉,仿佛坠入了冰冷的江底。

他听懂了这华丽的辞藻下赤裸裸的暗示。

所谓的“保守”,就是指责他当年收购国资股份"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317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