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271856" ["articleid"]=> string(7) "5860704" ["chaptername"]=> string(7) "第1章" ["content"]=> string(2592) "建兴五年秋夜,五丈原孤灯如豆。

白衣少年凭空现身军帐:“吾乃白泽,通晓万物。”

他预言蜀汉气数将尽,三国终归司马氏。

诸葛亮推开星图:“天命可测,人心难逆?”

七盏续命灯点燃时,少年冷笑:“逆天者必遭反噬。”

灯火摇曳中,丞相却窥见更可怕的真相——真正的绝境,原来在人心深处。

正文建兴五年的秋天,似乎来得格外肃杀。

五丈原的夜风,卷着枯草的碎屑和尘土,一次次扑打着中军大帐厚重的帘幕。

帐内,一盏孤灯摇曳,豆大的火苗在铜灯盏里不安地跳动,将伏案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投在粗糙的帐壁上,像一幅挣扎的剪影。

诸葛亮搁下笔,指尖传来一阵熟悉的酸麻。

他抬眼,目光掠过案头堆积如山的军报、粮册、营图,最终落在那张摊开的、绘满了星宿轨迹与山河脉络的巨幅舆图上。

舆图上墨迹犹新,一道道纵横交错的线条,一个个圈点的城池关隘,是他穷尽心力为这飘摇的炎汉续命的脉络。

灯影在他深陷的眼窝里投下浓重的阴影,鬓角新添的霜色,在昏黄的光下愈发刺目。

四十九岁,竟已有了油尽灯枯的疲惫。

他轻轻咳了一声,声音在空旷寂静的大帐里显得格外沉闷。

帐外,只有巡夜士兵沉重而规律的脚步声,如同这蜀汉国运的心跳,缓慢,却固执地不肯停歇。

一阵风,毫无征兆地穿透紧闭的帐门缝隙,卷了进来。

案头的灯焰猛地一矮,几乎熄灭,帐内霎时暗了大半,只剩下一点微弱得可怜的红芯在挣扎。

紧接着,那火苗又“噗”地一声窜起,恢复了原状,只是摇曳得更加狂乱,光影在四壁疯狂地舞动,如同无数不安的魂灵。

诸葛亮眉心微蹙,搁在舆图上的手并未收回。

他不动,只是那深邃如渊的目光,已无声无息地锁定了帐中那片骤然变得格外浓稠的黑暗角落——仿佛光线在那里被无形的力量吞噬、扭曲。

无声无息,那角落的黑暗如同水波般漾开,一个身影从中“析”了出来。

来人是个少年。

一身纤尘不染的白衣,宽袍大袖,质地非丝非麻,流淌着一种温润的、近乎月华的光泽。

他面容极其清俊,眉眼间却带着一种非人的空灵与疏离,仿佛不属于这红尘浊世"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2200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