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268186"
["articleid"]=>
string(7) "5860267"
["chaptername"]=>
string(7) "第8章"
["content"]=>
string(2606) "的尊重,根植于每一个被看见、被理解。
在家里,我的“笨拙舞蹈”还在继续。
和小远的关系像解冻的溪流,虽然仍有碎石阻碍,但已经能听见欢快的水声。
周六下午的篮球场成了我们的固定项目。
我不再是那个试图用金钱堆砌堡垒的父亲,而是一个球技生疏、跑几步就气喘吁吁的陪练伙伴。
看着他灵活地带球过人,在我面前轻松上篮,然后得意地挑眉,那种纯粹的快乐,千金难换。
我们会一起去吃路边摊的烤串,他吐槽我点太多,我嘲笑他吃得满嘴油。
简单的食物,简单的对话,却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林薇的转变更为内敛,却更触动我心。
她眉宇间积压的疲惫渐渐散去,眼神重新变得柔和明亮。
一天晚上,我提前回家,发现她正戴着耳机听“能量时光”APP里关于“夫妻有效沟通”的课程。
看到我,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摘下耳机。
我走过去,轻轻握住她的手,什么也没说。
那晚,我们坐在阳台上,看着城市的灯火,聊了很多很多——不是公司的烦忧,而是我们刚认识时的趣事,她养的花,她对未来生活的设想。
那些被我忽略太久的、属于“林薇”本身的色彩,重新在我眼前鲜活起来。
原来,真正的陪伴,不仅是物理上的“在家”,更是心灵的“在场”,是愿意倾听她内心的声音,看见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需求和梦想。
然而,生活不会因顿悟就一帆风顺。
半年后的一个傍晚,我刚结束一个重要的视频会议,疲惫地揉着眉心,小远拿着他的物理试卷走进书房,脸色有些难看。
试卷上,一个刺眼的分数——65分。
他沉默地把试卷放在我面前,眼神里有沮丧,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似乎在等待我旧日那种基于“成功标准”的失望或责备。
空气凝滞了几秒。
我放下揉眉心的手,拿起试卷。
那些复杂的公式和符号依然如天书,但这次,我没有感到烦躁或评判。
我深吸一口气,回忆着“能量时光”里关于“挫折教育”和“无条件支持”的要点。
我没有看分数,而是指着其中一道被扣了大分的题:“这道题看起来确实挺难的,步骤这么复杂。
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卡在哪儿了?”
小远愣了一"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2072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