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265026"
["articleid"]=>
string(7) "5859516"
["chaptername"]=>
string(7) "第2章"
["content"]=>
string(2672) "。”
婆婆冷笑:“你装什么清高,网上都说了——‘最美小三’。”
我耳边轰地一声,像有人在水面按住了我的头。
我直到此刻才意识到,可能不只是婚礼现场,这是一场更大的、已经铺好的戏。
我看向林芷。
她的睫毛很长,黑得像小扇子,一扇一扇地把情绪遮住。
半小时后,我成为热搜第三:“伴娘与新郎同款耳环”“新娘闺蜜疑似第三者”。
话题词配的是我从香槟塔旁侧身回望的一帧,眼睛比现实更亮,像在暗示什么。
我在后台刷到林芷发的第一条澄清:只有短短二十个字——“大家别猜了,她是我高中闺蜜,今天来帮我。
别伤害无辜,谢谢。”
配图是我们穿校服的旧照。
文案完美卡在“温柔劝阻”和“无效澄清”之间。
评论里有人说“新娘大气体面”,更多人顺着情绪继续骂,顺便扒出我的公司和个人信息。
有人搬运了一张模糊的微信聊天截图,“亦航:晚安”“苏槿:想你”,配色和字体像极了微信,但细看时间戳不合逻辑:凌晨两点三十二分,下一条居然是两点三十一分。
我打给周亦航。
他没接。
再打,关机。
我找品牌商务群,问耳环。
对方秒回:“新娘耳环定制款只有一对,伴娘款不同。
你戴错了吧?
也许是酒店放错?”
酒店方说他们只负责场地和流程,不碰贵重物品。
婚庆策划说耳环由品牌直接送到新娘房间,伴娘耳饰在伴娘盒里。
——那么,我耳上的这一对从哪儿来的?
“槿,你先别刷了。”
我们公司的行政发来消息,“领导说今天你是公众人物了,先避避风头。”
一个小时后,我收到了HR的电话:“公司决定解除与你的劳动合同,我们会补偿一个月薪资。
对外我们会说是你的个人职业规划。”
“理由?”
我盯着窗外酒店庭院里摆得端正的玫瑰,鼻子里全是香水和发胶的味道。
“避免连带风险。”
HR的声音尽量柔和,“对不起,实在没办法。”
我挂了电话,第一反应不是流泪,而是笑了。
笑自己居然这么配合剧情,像一枚被轻轻推了一下就沿着轨道滚下去的小球。
我又给林芷发消息:“耳环是谁放我这的?”
她迟疑了许久,回了一个捂脸的表情:“天哪我才知道"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1972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