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246347" ["articleid"]=> string(7) "5855690" ["chaptername"]=> string(7) "第5章" ["content"]=> string(2720) "m”,我特意放慢了速度。

店门口冷冷清清,只有一个服务员在无聊地玩手机。

粉色的墙壁在灰蒙蒙的街道上,显得那么突兀和可笑。

我摇了摇头,一拧油门,走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

接下来的几天,我没急着出摊。

我在做准备。

我租的那个小破日租房,房东是个五十多岁的阿姨,人还算和善。

我跟她商量,每个月多给她三百块钱,借用一下她家的小院子。

院子不大,但有个水龙头,还有个能挡雨的棚子。

足够了。

每天天不亮,我就骑着我的三轮车,去最大的菜市场。

我要买最新鲜的猪前腿肉,肥三瘦七,这是做抄手馅儿的黄金比例。

我要挑最薄透的馄饨皮,薄如蝉翼,下锅一煮,能清晰地看到里面粉色的肉馅。

我还要去牛贩子那里,买最大、最粗的牛棒骨,上面要带着筋膜和残肉。

这,是我汤底的灵魂。

骨头要先用冷水泡,泡出血水。

然后下锅焯,撇去浮沫。

再捞出来,用温水洗干净。

最后,放进我的那个大深桶里,加上足量的水,放几片老姜,几段大葱,几颗八角,一小撮花椒。

然后,就是熬。

先用大火烧开,再转成最小的火,咕嘟咕嘟地,熬上至少八个小时。

不能急,不能催。

时间会把骨头里所有的精华,所有的胶质,都逼进汤里。

最后熬出来的汤,是奶白色的,浓稠得像牛奶。

上面飘着一层金黄的牛油。

光是闻一下那股子鲜香味,魂儿都能被勾走。

肉馅儿的制作,更是讲究。

猪肉不能用绞肉机。

必须用手剁。

两把菜刀,上下翻飞,发出富有节奏的“笃笃”声。

只有手剁的肉馅,才能保留肉的纤维,吃起来才有颗粒感和嚼劲。

剁好的肉馅里,加上姜末、葱白、盐、一点点糖提鲜,再分次打入我秘制的葱姜水。

顺着一个方向,搅。

一直搅到肉馅上劲,变得黏糊糊的,用筷子能拉出丝来。

这样,馅儿才算做好了。

最后,是红油。

这更是我的独门绝技。

上好的干辣椒,用小火在锅里焙香,不能焙糊了。

然后用石臼捣碎,分成粗细两种辣椒面。

<菜籽油烧到七成热,先下一半的洋葱、香菜、大葱、姜片,炸。

炸到它们变得焦黄干枯,把所有的香味都逼进油里。

捞出这些料"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1505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