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246155" ["articleid"]=> string(7) "5855648"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0章" ["content"]=> string(2648) "像有根羽毛在挠。

但最狠的,是我的第三件武器。

那是我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使用的“杀手锏”。

我从一个专门研究生物制剂的网站上,匿名购买了一种浓缩的植物蛋白提取物。

它提取自一种叫“痒痒树”的植物花粉。

无色无味,对人体皮肤无害,不会引发过敏。

但它有一个特性:它的微观结构是无数个看不见的、极小的倒钩。

一旦接触到温暖湿润的皮肤,比如出汗的脖子、手臂,这些小倒钩就会附着在毛孔上,产生一种微弱但持续不断的、深入皮肤底层的痒感。

这种痒,你挠不到,也洗不掉,因为它太微小了。

它会持续几个小时,直到皮肤自然代谢掉那些蛋白分子。

我设计了一个微型的、由压力感应触发的喷雾系统。

我把它安装在广场中央地砖的一条缝隙里,上面盖着一层伪装的苔藓。

当十几个人同时在上面跳动,产生的压力达到预设值时,它就会喷射出极其细微的、肉眼看不见的制剂雾。

做完这一切,我没有停手。

物理和生理上的攻击,只是第一步。

我要在精神上,彻底击垮她们。

我打开电脑,注册了一个新的社交媒体账号,头像是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很专业的医生。

我花了一个通宵,写了一篇长文。

标题是:《警惕!

“广场舞综合征”或成中老年女性新型健康杀手!

》文章里,我没有提任何我们小区的事情。

我用非常科学、严谨的口吻,列举了大量(我编造的)国内外研究数据和(我杜撰的)专家观点。

我详细“科普”了一种由“特定环境下的声、光、电磁波污染”和“群体性心理暗示”共同引发的“新型城市综合征”。

其主要症状,就包括:不明原因的眩晕、耳鸣、皮肤瘙痒、情绪失控、平衡感下降。

我甚至配上了几张从网上找来的、打了马赛克的、人们在公共场合突然晕倒或抓挠身体的照片。

文章写得逻辑严密,引经据典,看起来真实得可怕。

写完后,我没有立刻发布。

我在等待一个时机。

一个让这篇文章,能发挥最大威力的时机。

我看着窗外,天色已经微亮。

我的脸上,没有一丝疲惫,只有一种冷酷的、如同外科医生准备手术前的专注。

王大妈,还有你的姐妹们"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150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