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243828" ["articleid"]=> string(7) "5855283"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2608) "这件被我自己亲手毁掉的“文物”。

最大的那片,是试卷的抬头和那猩红的分数栏。

“59”的“9”字被从中间撕裂,上半部分不知所踪。

我翻找着,在更小的碎片里辨认着笔画的走向。

时间在指尖缓慢地流淌,窗外的光线一点点暗沉下去,房间里只剩下我翻动纸片时发出的细碎窸窣声,还有胶带被撕下时粘腻的“滋啦”声。

这过程异常艰难。

有些碎片太小了,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有些撕裂的边缘犬牙交错,很难严丝合缝地对上。

汗水从额角渗出,顺着太阳穴滑下来,痒痒的。

焦躁像小虫子一样在心底啃噬。

就在我快要失去耐心,想把手里这片怎么也找不到位置的碎片再次揉烂时,目光无意中扫过碎片上一行被我忽略的铅笔小字。

那是写在最后一道大题旁边的空白处的。

字迹很轻,带着点犹豫和不确定的潦草:“辅助线好像画错了?

感觉绕远了……时间不够,先这样吧。”

像一道微弱却清晰的光,瞬间刺破了记忆的迷雾。

我猛地记起来了!

就是这道该死的立体几何!

考试时,我总觉得自己的辅助线添得别扭,思路像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反复推倒重来,硬生生耗掉了最后宝贵的十分钟。

如果……如果当时不钻那个牛角尖,如果按常规思路走,哪怕只做对一半,那宝贵的1分……原来,那决定命运的一分,不是丢在某个粗心大意的选择题上,不是丢在某个记忆模糊的公式上,而是丢在了自己亲手构筑的思维迷宫里,丢在了那片刻的犹豫和固执上!

一种混杂着荒谬、苦涩和尖锐刺痛的感觉猛地攫住了心脏。

不是因为别人的责难,甚至不完全是因为那个冰冷的分数。

是因为我自己。

是因为在那个决定性的瞬间,我亲手选择了一条更艰难、更曲折、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路。

那“差一分”的鸿沟,原来是我自己亲手挖下的。

喉咙里像是堵了一块烧红的炭,又干又痛。

我死死盯着碎片上那句无心的自省,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一种迟来的、尖锐的悔意,远比母亲的责骂更精准地刺中了要害。

原来,最无法原谅的审判官,一直住在自己的心里。

图书馆老旧空调的喘息声像是垂死病人的喉音,在"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142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