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234422"
["articleid"]=>
string(7) "5853954"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720) "了出来,沉甸甸的,带着岁月的冰冷。
深吸一口气,带着一种近乎自毁的决绝,翻开了第一页。
纸张泛黄,脆弱不堪。
上面是用一种极其工整、甚至可以说得上娟秀的毛笔小楷写下的字迹,正是祖母的笔迹。
“民国三十七年,腊月廿三。
今日得良材,一不足月之夭折男婴,怨气尚浅,易塑形。
取眉骨、心尖血,辅以沉水香、雄黄、朱砂……初胎成型,命名‘守宅’。”
“守宅”?
那个蜷缩如初生的古曼童像的名字?
我的胃猛地抽搐了一下。
强忍着翻涌的不适,继续往下看。
“民国三十八年,中秋。
次女阿芸,染时疫,高热三日不退。
为保家宅气运不衰,不得已……取阿芸心窍精血一缕,融于金漆,点其童子像之双目。
像成,命名‘旺财’。
阿芸……吾儿……当夜夭亡。”
字迹在这里有轻微的洇开,像是被水滴晕染过。
我浑身冰冷,血液似乎都停止了流动。
阿芸?
我从未听说过的名字。
祖母的女儿?
我的……姑姑?
她成了“旺财”?
那个盘坐合十的童子像?
手指抖得几乎拿不住本子。
我疯狂地翻页,一页又一页,那些工整的字迹此刻像一条条冰冷的毒蛇,缠绕上来,噬咬着我的神经。
“民国三十九年……”“四十年……”每一次记录,都伴随着一个名字,一个夭折或早逝的亲人。
三叔公的长孙、早产的表弟、难产而亡的远房堂嫂……每一个名字后面,都对应着佛堂里一尊古曼童像的名字和制作过程。
那些冰冷的文字描述着取骨、采血、封魂的细节,像最冷酷的解剖报告。
而“材料”的来源,无一例外,都是林家的血脉!
至亲骨肉!
“不……不可能……”我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像破旧的风箱。
一股腥甜涌上喉头,又被我死死咽下。
巨大的恐惧和荒谬感几乎将我撕裂。
我踉跄着后退,脊背重重撞在冰冷的阁楼墙壁上,震落一片灰尘。
笔记本从我颤抖的手中滑落,“啪”地一声掉在地上,摊开。
最后一页。
一张泛黄的旧照片被精心地粘贴在纸页中央。
照片上,是一个胖乎乎、穿着红肚兜的婴儿,坐在一个铺着锦缎的藤椅上,咧着嘴,露出几颗刚冒头的乳牙,笑得天真无邪。
那是我。
我的周"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1340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