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224011"
["articleid"]=>
string(7) "585125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3章"
["content"]=>
string(2668) "了村民阿牛一家,如何辛苦一年,种出的粮食,交完赋税后,所剩无几,只能以草根树皮果腹。
我讲了老祭司的部族,如何因为官府强征他们赖以为生的山林来炼铁,而被迫迁徙,流离失所。
我讲了那场大旱,以及村民们在绝望中,如何为了引来一股救命的泉水而拼尽全力。
我的奏章里,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藻,没有一句激烈的抨击。
有的,只是一个个鲜活的名字,一串串真实的数字,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景。
“……陛下,国库之财,非从天降,皆取之于民。
民富,则国强;民穷,则国亡。
此乃万古不变之理。
臣在夜郎十年,深知百姓之苦。
增税三成,于京城诸公而言,不过是少吃一顿盛宴;于千万百姓而言,却是生与死的区别。”
“王相国所言之富国,若是以万民流离为代价,此等‘富’,不要也罢。
此等‘强’,必不久矣。”
我讲完了。
整个金銮殿,落针可闻。
许多老臣,已是老泪纵横。
就连王敦,也面色煞白,嘴唇哆嗦,说不出一句话来。
我的话,没有攻击他个人,却从根本上,瓦解了他所有理论的根基。
新帝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他走下台阶,亲自从我手中接过那份奏章。
他看得极慢,极认真。
看完后,他抬起头,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苏爱卿,你为朝堂,带来了一股清风。”
他当庭宣布,驳回《新税法案》,并下令成立巡查组,由我参与,前往各地,核查民生,重订赋税。
那一日,我没有看向王敦。
我知道,他完了。
不是我击败了他,而是他那套脱离了“人”的冰冷权术,在真实的民生面前,不堪一击。
我的胜利,是不战而胜。
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达到的降维打击。
11我的那份奏章,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京城这潭深水,激起了千层巨浪。
它被抄录传阅,从朝堂到市井,人尽皆知。
我苏子游,不再仅仅是那个运气好被平反的探花郎,而成了为民请命的“苏青天”。
新帝对我愈发倚重。
巡查组之事,他几乎全权交由我负责。
我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或恃宠而骄。
我挑选的巡查组成员,多是些如陆远一般,有实干精神、不善钻营的正直官员。
我们没有大张旗鼓,而是"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076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