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220735"
["articleid"]=>
string(7) "5850408"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589) "指向地图上的蛮族王庭,“蛮族虽勇,但部落林立,互不统属。
可先派人离间其各部,再以精锐之师突袭王庭,一战而定。”
赵云接话道:“末将愿率五千骑兵为先锋,直捣王庭!”
萧彻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敲在蛮族王庭的位置:“好!
明年开春,兵发漠南!”
他知道,这一战,不仅是为了大羽的边疆,更是为了他心中那个“日不落”的梦想。
有卧龙运筹,有子龙冲锋,他相信,胜利必将属于自己。
第四章 铁骑踏漠,文治武功开春后,漠南草原尚未完全返青,萧彻的北伐大军已整装待发。
五千云州卫骑兵,皆是百战精锐,配备了诸葛亮改良的马镫和高桥马鞍,手持长戟或马槊,腰挎强弩;另有一万步兵,携带诸葛连弩(诸葛亮结合系统兑换的图纸造出的简化版)和投石机,由诸葛亮坐镇中军。
出发前,萧彻再次使用积分召唤,得到了“大唐·李靖”。
这位军神的加入,让北伐军如虎添翼。
“此战,分三路进军。”
诸葛亮在军帐中布署,“子龙率两千骑兵为左路,袭扰东部蛮族部落;李将军率两千骑兵为右路,切断王庭与西部部落的联系;主公与臣率主力,直扑王庭。”
李靖补充道:“蛮族依赖水草,可派细作焚毁其春季牧场,断其补给,迫使其决战。”
计策既定,三路大军如三支利箭,射入漠南草原。
赵云的左路军如入无人之境,银枪过处,部落望风而降,不愿降者,一战即溃;李靖的右路军则展现出惊人的奔袭能力,连破七部,彻底孤立了蛮族王庭。
主力大军在萧彻和诸葛亮的率领下,稳步推进。
诸葛亮的“焚牧场”之计果然奏效,失去草场的蛮族部落人心惶惶,王庭可汗被迫集中所有兵力,与萧彻决战于斡难河畔。
决战当日,蛮族倾巢而出,数万骑兵黑压压一片,如乌云压境。
大羽军阵前,萧彻身着亮银甲,立马于高坡之上,身边是赵云、李靖,身后是严阵以待的步骑。
“主公,敌军势大,当以智取。”
诸葛亮轻声道。
萧彻点头,举起令旗:“传令,步兵结阵,诸葛连弩准备!”
一万步兵迅速结成方阵,前排士兵手持巨盾,后排则架起诸葛连弩。
这种简化版连弩虽射"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066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