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212044" ["articleid"]=> string(7) "5848891"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8章" ["content"]=> string(2852) "上。

第一个顾客是个牵着孩子的妈妈。

小朋友踮着脚,指着蜂蜜小蛋糕:“妈妈,想吃这个!”

“好,给宝贝买一个。”

妈妈笑着付钱。

我用夹子夹起一个温热的、圆乎乎的小蛋糕,装进纸袋,递给那个眼睛亮晶晶的孩子。

“谢谢阿姨!”

孩子奶声奶气地说。

“不客气。”

我笑了。

笑容发自内心。

日子在小烤箱的嗡鸣和奶油的甜香中流淌。

小店生意不算火爆,但很稳定。

周围的居民、下班路过的工人,渐渐成了熟客。

都说我的点心用料实在,味道好。

“老板娘,今天蜂蜜蛋糕还有吗?”

“老板娘,给我装两斤鸡蛋糕,我婆婆爱吃!”

“老板娘,你这桃酥真香,跟我小时候吃的一个味!”

听着这些招呼,看着一张张满意的笑脸,心里是满满的踏实感。

手机偶尔会响。

是我爸。

他很少打电话。

接通了,也只是讷讷地问几句:“吃饭了没?”

“店里忙不忙?”

然后就是长久的沉默。

我知道,他一个人守着老家那空荡荡的房子。

阮强依旧音信全无。

他大概是真的寂寞了。

我会简短地回答:“吃了。”

“还行。”

然后说:“店里来人了,先挂了。”

不是心硬。

只是有些裂痕,无法弥补。

有些距离,需要保持。

偶尔,我会在晚上关店后,坐在小店里,翻看杨老师发来的新照片。

山坳村的新教室前,立起了一个小小的篮球架。

虽然简陋,但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教室里,换上了更明亮的节能灯。

孩子们晚自习不用再点蜡烛了。

照片里,孩子们的笑容,一次比一次更灿烂,更自信。

我冰箱门上,又多了几张新的画和信。

依旧是歪歪扭扭的字,朴实的感谢。

其中一张画,画得特别认真。

绿色的山,红色的房子(画了两个烟囱),房子前面,画了一个扎着辫子的小人(大概代表我),被一群更小的小人围着。

天上画了个大大的、金黄色的太阳。

旁边写着:“阮阿姨像太阳。

暖。

小丫和同学们。”

我看着那幅画,看了很久很久。

一天下午。

阳光正好。

店里没什么人。

我正在擦柜台玻璃。

玻璃门被推开。

风铃发出清脆的叮咚声。

“欢迎光临。”

我习惯性地抬头。

门口站着一个人。

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工"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049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