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210856" ["articleid"]=> string(7) "5848680"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7章" ["content"]=> string(3684) "
“这是用傅里叶变换做的频谱分析,”陆星延的声音突然透过麦克风传来,他走到台前,指尖点向屏幕,“平声的频率集中在200-300Hz,像大提琴的低音;仄声在400-500Hz,更接近小提琴的高音。”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苏念,“而苏念同学朗诵时,‘求之’的‘之’字频率是350Hz,正好是平与仄的黄金分割点,比算法预设的参数更动人。”
苏念的心跳得像擂鼓,原来他连她的声纹都做了分析。她想起上周在共享文档里写的“诗歌是流动的声音”,此刻正被他用代码具象成跃动的光。
互动环节时,有社员好奇地问:“陆学长能帮我分析一下我的诗吗?”
陆星延调出程序界面,却在输入时顿了顿。苏念凑过去看,发现他的程序里藏着个命名为“念”的变量库,里面存着她之前朗诵过的所有诗句声纹,连她读“面朝大海”时不小心打的喷嚏都被标记成“特殊平仄符号”。
“这个算法还在优化。”他关掉变量库时,耳尖红得像熟透的樱桃,“目前只对《诗经》的韵律适配度最高。”
散场时,社员们陆续离开,活动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吊扇的影子在陆星延的白衬衫上缓缓移动,像谁在轻轻摇晃着时光。
“其实……”苏念犹豫着开口,“我爸住院时,你帮我凑的钱,我已经攒得差不多了。”
陆星延收拾电脑的动作顿了顿:“不急。”
“可是……”
“就当是我投资的。”他打断她,指尖在键盘上敲出一行代码,屏幕上跳出个简笔画小人,正举着本《诗经》追着串代码跑,“投资回报率是你的每首诗,这个利率很划算。”
苏念的眼眶突然有点发热,她翻开《诗经》,发现扉页多了张便签,是用代码写的:
if (苏念的声纹 == 平仄模型) { printf("原来最好的算法,是你的心跳"); }
她正想把便签夹进诗集,陆星延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他看了眼屏幕,脸色瞬间沉下去,刚才的温柔消失得无影无踪。
“怎么了?”苏念注意到他捏着手机的指节泛白。
“江翊说,档案室那台旧电脑的硬盘被格式化了。”他的声音冷得像冰,“但他恢复了最后一条操作记录,是个加密文件,解密提示是‘关雎第三章的平仄数’。”
苏念的心猛地一沉。《关雎》第三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这十六个字的平仄,难道藏着“玉兰星”项目的密码?
陆星延合上电脑,目光落在窗外的白玉兰上:“林教授今天没来参加朗诵会,有人看到他往实验楼方向去了。”
晚风卷起地上的宣纸,在活动室里打着旋儿。苏念看着便签上那句“最好的算法是你的心跳”,突然觉得《关雎》的平仄里,藏着比爱情更沉重的秘密。她想起陆星延父亲日记里的“韵律即密码”,想起U盘里那个命名为“1223-玉兰星”的加密文件夹,指尖突然变得冰凉。
陆星延走到门口时,突然回头看她,白衬衫的领口别着的白玉兰轻轻晃动:“我去实验室看看,你早点回宿舍。”
苏念望着他消失在走廊尽头的背影,突然发现那朵白玉兰的花瓣上,沾着点细小的墨渍,形状像个残缺的“L”——是林教授名字的首字母。她抓起桌上的《诗经》追出去,书页里的便签掉落在地,背面不知何时被人用铅笔写了行小字: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048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