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210799" ["articleid"]=> string(7) "584867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4章" ["content"]=> string(3670) "

接下来的三天,三人加班加点赶工。林溪画了十几张草图,从咖啡豆元素到手写字体,最终确定三套风格迥异的logo方案:一套极简线条风,一套复古手绘风,一套撞色几何风。每套方案都标着醒目的水印,旁边附了设计说明。

交稿那天,对方回复很快:“整体不错,第二套复古风很符合我们的定位。老板让再深化一下细节,比如把咖啡杯轮廓改得更圆润,加个小树叶元素,再出一版完整的VI应用示例,我们好拿去开会审批。”

“要深化设计了,该提签合同付定金了吧?”林墨在对话框里敲下这句话,对方却回道:“审批流程还没走完,合同要等老板确认最终方案才能签。你们先把深化稿发来,只要通过审批,立刻付50%定金,不会让你们白辛苦的。”还发来一个“放心”的表情包。

陈野心里隐隐发慌,让林溪在深化稿上加重了水印,只给了缩略图:“明确说这是最终概念稿,必须签合同付定金后才能给源文件和高清图。”

对方这次回复慢了许多,半天后才说:“老板觉得还是不够满意,我们再考虑考虑。”之后无论怎么发消息,都石沉大海了。

一周后,林溪在刷设计网站时,突然看到一条新动态:某新晋咖啡馆品牌发布了全新logo,设计风格赫然是她那套复古风方案!虽然咖啡杯轮廓改得更圆润,加了小树叶元素,但整体结构、字体风格和她的设计稿几乎一模一样,连配色都没换,只是去掉了水印。

“他们偷了我们的设计!”林溪气得浑身发抖,截图发给另外两人。陈野立刻去查那个咖啡馆的信息,发现所谓的“连锁品牌”根本不存在,就是家刚注册的小公司,老板的微信头像和之前联系他们的“品牌总监”隐约是同一个人。

“是骗稿的!”陈野一拳砸在桌上,那份“公章”、“品牌简介”全是伪造的,目的就是骗他们的设计方案。他赶紧发消息质问,却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朋友圈也看不见了。

愤怒过后,更多的是懊悔和不甘。三天的心血白费了,还可能被对方商用。林墨气得想去找对方理论,被陈野拦住:“我们没有合同,只有聊天记录和带水印的稿子,直接去找可能会被反咬一口。”

“难道就这么算了?”林溪眼圈红了,声音带着哭腔,“那是我的原创设计,他们怎么能这么无耻!”

“当然不能算!”陈野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我们有聊天记录、设计草稿、带水印的稿件,这些都是证据。就算追不回损失,也要曝光他们,防止其他人被骗。”

他先在工作室的朋友圈发了长文,详细记录了被骗稿的过程,附上聊天记录截图、设计稿对比图和对方的微信头像,提醒同行警惕“先出稿后签合同”的陷阱。林溪父亲看到后,帮他们整理了证据链,建议去设计行业协会投诉,同时在法律平台发布维权声明。

没想到,这条朋友圈引起了很多设计师的共鸣,不少人留言说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骗稿经历,有人还认出了那个“品牌总监”,说他之前就骗过其他工作室的设计。大家纷纷转发支持,很快在本地设计圈传开了。

三天后,那个咖啡馆老板突然主动联系他们,语气嚣张:“你们别闹了,不就是用了个概念吗?给你们2000元封口费,赶紧删了朋友圈。”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0484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