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210791" ["articleid"]=> string(7) "584867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8章" ["content"]=> string(3672) "

林墨掏出手机,对着合同拍了张照:“我要发个朋友圈,配文‘锋芒工作室正式立规矩啦’。”他点开朋友圈,又认真地加上一句,“团队的成长,从学会遵守规则开始。”

陈野走到墙边,用手指轻轻抚摸合同上的条款,像是在触摸团队的未来:“以后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咱们就按合同来。对的坚持,错的修改,谁也别耍脾气,别搞情绪化。”他转头看向林溪和林墨,“这合同不仅是贴在墙上的规则,更是咱们对彼此的承诺。”

窗外的风吹进来,吹动了合同的边角,发出轻轻的声响。林溪突然想起争吵最激烈的时候,林墨说“散伙就散伙”,陈野红着眼眶说“算清楚账”,而现在,他们能心平气和地把规则贴在墙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晚饭时,三人破例点了外卖火锅,在出租屋里庆祝合同上墙。热气腾腾的锅里翻滚着丸子和青菜,他们举着可乐罐碰在一起,没有说豪言壮语,只是笑着说“以后按合同办事”。

饭后收拾时,林墨不小心碰掉了桌上的客户资料,陈野下意识地说:“按合同里的‘资料管理制度’,重要文件要分类归档,下次别忘了。”林墨吐了吐舌头,立刻去整理资料,没有像以前那样抱怨“太较真”。

夜深了,陈野躺在床上,看着墙上的合同在月光下泛着微光,突然觉得心里无比踏实。他知道,这张纸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它像一盏灯,能在团队迷失方向时照亮前路;像一条线,能在矛盾爆发时拉住彼此。

第二天一早,林溪在合同旁边贴了张便签,上面写着“今日待办:1. 完善客户资料归档表;2. 制定团队会议记录表模板;3. 核对基金账簿”。这些琐碎的小事,因为有了合同的指引,变得清晰而有意义。

阳光照在墙上的合同上,也照在三个年轻人身上。这场差点让团队散伙的危机,最终以一张贴在墙上的合同收尾。他们终于明白,真正的团队不是永远不吵架,而是吵过之后能一起制定规则,用理性守护初心,让“锋芒工作室”能在规则的保护下,走得更稳、更远。

初冬的雨淅淅沥沥下了整整一周,出租屋里的暖气不太给力,陈野裹着外套盯着电脑屏幕,聊天框里的红色感叹号格外刺眼——客户又发来一连串愤怒的质问,最后丢下一句“这设计根本没法用,必须退款!”

事情要从三天前说起。那天傍晚,一个自称开网店的客户通过朋友圈联系林墨,说要做一套童装详情页设计,要求第二天中午前交稿,出价800元。“时间太赶了吧?”林墨当时就犹豫了,按正常报价,这套详情页至少要1500元,而且需要三天时间。

“800元不少了,”客户在电话里催得急,“你们工作室刚起步,接我的单就当积累案例了。快点定下来,不然我找别人了。”

林墨转头问陈野和林溪。陈野看着窗外的雨,想起下个月的房租还没凑齐,工作室账户里的团队基金刚够应急,咬了咬牙说:“接!现在是淡季,有单总比没单强。咱们加个班,应该能赶出来。”

林溪皱着眉打开客户给的参考案例,低声说:“这套详情页要拍产品图、做场景合成、写文案,一天时间太紧张了,质量可能没保障。”

“简单做,突出性价比就行。”陈野没多想,“先把钱拿到手,别让单子跑了。”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0484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