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210783" ["articleid"]=> string(7) "584867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3章" ["content"]=> string(3734) "
变化悄悄发生着。赵阳主动提出优化素材库权限管理:“以后按部门授权,更安全。”苏晓晓在客户回访时开始关注“长期合作价值”:“这个商户适合开发年度套餐,能提升利润。”他们不再局限于“完成本职工作”,而是站在股东角度思考长远发展。
有次讨论营销预算时,赵阳提出:“与其投广告,不如把钱花在设备升级上,技术硬了自然有口碑。”苏晓晓则建议:“留20%预算做老客户答谢会,股权信任也要客户认可。”这些建议被采纳后,当月利润提升了15%。
林溪的父亲来工作室时,看到墙上的股权表,笑着拍了拍赵阳和苏晓晓的肩膀:“现在是正式股东了,要更上心喽。”他作为法务专员,特意给他们讲了《公司法》里的股东权利,叮嘱他们:“股权是荣誉,更是底气,要珍惜这份信任。”
夕阳照在初心墙上,新旧股权协议并排贴着,像在诉说成长的轨迹。赵阳在技术部的宣言后补了句:“用代码守护信任”,苏晓晓在客户部的便利贴上写:“用服务兑现股权价值”。
陈野看着他们讨论下季度规划的样子,突然明白股权激励的真正意义——不是用利益捆绑人,是用信任点燃心。当每个人都觉得“这是我的事业”,团队才会从“一起做事”变成“一起成长”。
那天晚上,五人第一次以“股东”身份开了季度规划会。没有客套,直接聊风险、谈目标、分任务。赵阳说技术部要开发移动端素材库,苏晓晓说客户部要做年度会员体系,陈野则提出“三个月内拿下两个年度订单”。
散会时,赵阳主动关掉技术部的灯,苏晓晓最后检查门窗是否锁好。这些以前需要提醒的小事,现在成了自然而然的习惯。陈野看着他们的背影,知道工作室已经从“小门面”真正走向了“小团队”——因为股权绑定的不仅是利益,更是一群人的初心和未来。
股权协议在保险柜里安静躺着,但它带来的力量,正在每个股东心里生根发芽。就像林溪在协议复印件旁画的小树,根系扎得越深,未来才越能枝繁叶茂。
2023年12月初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技术部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野抱着一台崭新的相机,手指轻轻拂过镜头,眼里的兴奋藏不住。旁边的绘图板包装还没拆,银色的外壳在阳光下闪着光。“终于盼到这一天了!”他把相机递给赵阳,“试试手感,这可是我们用利润买的第一套专业设备。”
赵阳接过相机,机身沉甸甸的质感让他心跳加速。之前技术部用的是陈野的旧相机,拍素材时总出现对焦不准的问题,美食节的电子展板因为画质模糊,被客户委婉提过意见。绘图板更是用了三年的旧款,笔触延迟严重,林溪画插画时总要反复调整。
“财务规划里说50%利润投设备,真说到做到啊!”苏晓晓抱着新账本走进来,上面清晰记录着:“专业相机12000元,绘图板5000元,设备升级合计17000元。”她指着“利润再投资”一栏,“这是我们一致投票通过的,设备是技术部的底气,必须舍得投入。”
林墨凑过来看相机:“我跑业务时,客户总说‘大公司设备专业’,现在咱们也有硬家伙了!”他记得有次谈文具店订单,客户看到他们用手机拍素材,当场皱起眉头:“连专业相机都没有,设计质量能保证吗?”最后订单黄了,成了业务部的遗憾。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0484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