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210782" ["articleid"]=> string(7) "584867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2章" ["content"]=> string(3705) "
2023年11月底的寒潮来得猝不及防,办公室却暖融融的。陈野把一份新打印的股权协议放在长桌上,五个人围坐在一起,呼吸都带着点紧张的期待。窗外的银杏叶落满窗台,像给这场重要的谈话铺了层金色地毯。
“今天喊大家来,是要兑现承诺。”陈野的手指在协议上轻轻敲击,“从3月赵阳加入技术部,5月晓晓负责客户部,到现在整整半年。你们的贡献,每个人都看在眼里。”他顿了顿,看向赵阳和苏晓晓,“所以我们决定,把之前的干股转成实股。”
赵阳握着鼠标的手顿了一下,耳尖悄悄泛红。他还记得刚加入时,陈野说“技术部重要成员有干股”,他只当是鼓励,从没敢当真。苏晓晓抱着客户档案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封面——她的0.5%干股在财务公开栏里,更像个象征性的数字,没想到真能变成“实股”。
林溪翻开协议,上面的股权比例清晰明了:陈野38%,林溪29%,林墨29%,赵阳2%,苏晓晓2%。她指着“实股”二字解释:“干股只有分红权,实股意味着你们是工作室的正式股东,以后注册公司,这些股权会写入章程,受法律保护。”林墨补充:“简单说,你们不再是‘帮忙的’,是真正的‘自己人’。”
赵阳突然站起来,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声响:“我……我没做什么大事,就是敲敲代码、建素材库……”他记得美食节时熬四个通宵改程序,记得陈野说“技术部是硬核底气”,但从没想过这份付出能换来股权确认。苏晓晓也红了眼眶:“我只是记记客户需求、盯盯进度,这都是该做的……”
“股权看的是价值,不是岗位。”陈野把笔递给他们,“赵阳开发的素材库让设计效率提升40%,每次技术故障都是你熬夜解决;晓晓建立的客户档案让老客回访率从50%涨到80%,上次维权的证据链也是你整理的。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贡献。”
林溪翻出团队成长时间轴,指着上面的红圈:“3月技术部缺人,赵阳放弃大厂实习机会来帮忙;6月财务混乱,晓晓主动建账公开透明;9月美食节赶工,你们俩连续一周睡在办公室。这些不是‘该做的’,是把工作室当自己的事在拼。”
协议最后一页的“股东权利”栏里,用加粗字体写着:“同股同权,按比例分红,按比例承担风险。”陈野特意指着“承担风险”四个字:“这意味着以后如果遇到亏损,大家也要按股权比例分担。实股不只是收益,更是责任。”
赵阳看着这行字,突然想起上个月设备坏了,大家凑钱维修时,他想帮忙却觉得“自己只是兼职”。现在握着这份协议,他第一次有了“这是我的工作室”的归属感。苏晓晓则想起父母总问“你在小工作室打杂有啥前途”,现在她可以骄傲地说:“我是股东。”
签字时,赵阳的笔尖有点抖,名字签得歪歪扭扭。苏晓晓一笔一划地写着名字,眼泪滴在纸上,晕开小小的墨痕。陈野、林溪、林墨也依次签字,五个人的签名并排放在一起,像棵扎了根的树。
协议生效那天,陈野把新的股权比例表贴在初心墙上,用红笔圈出赵阳和苏晓晓的名字。林墨买了个保险柜,把原件锁进去:“这是我们的‘共同契约’,要好好保管。”苏晓晓在客户档案册的扉页写下“股东苏晓晓”,赵阳则在技术部的电脑屏保换成了股权协议的照片。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0484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