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210776" ["articleid"]=> string(7) "584867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9章" ["content"]=> string(3571) "
为了做电子展板,两人在技术部熬了四个通宵。赵阳编程实现滑动切换效果,陈野把照片剪辑成短视频,配上周遭商户的叫卖声:“刚出炉的烧饼——”“修鞋嘞,立等可取——”技术部的电脑屏幕亮到凌晨,键盘敲击声和鼠标点击声此起彼伏。赵阳突然指着屏幕欢呼:“动态效果成了!老照片会慢慢变成现在的样子!”
设计部的林溪同样没闲着。她带着画板蹲在老街写生,把修鞋铺的铁锤、裁缝店的剪刀、杂货店的搪瓷缸都画成插画元素。美食节需要统一的视觉符号,她熬了七个晚上,终于设计出“老街烟火”主题图标:用线条勾勒的蒸笼里飘出面条、包子、糖葫芦,背景是青石板路的纹理。“每个摊位的海报都要加商户自己的故事元素。”她揉着酸痛的肩膀,在设计稿上标注,“张叔的馄饨铺要画他女儿帮忙包馄饨的样子,李婶的糖画摊得突出她做了三十年糖画。”
业务部的林墨成了“故事收集器”。他每天带着录音笔蹲在商户摊位前,听修鞋铺大爷讲1985年开店时的故事,记裁缝店阿姨如何给新娘子做嫁衣,连杂货店老板藏在柜台下的老账本都借来翻了个遍。“这些故事得融进设计里才动人。”他把录音整理成文字,标上“重点情感点”:“王阿姨的米糕摊要突出‘女儿留学后接过手艺’,这是传承的温度。”
客户部的苏晓晓则化身“进度管家”。她制作了巨型进度表贴在墙上,用红黄绿三色标注完成情况:电子展板完成60%、手绘元素定稿80%、商户故事收集完毕。每天晚上八点,她准时组织部门碰头会:“技术部明天需要设计部提供最终插画,业务部要把王阿姨的故事补充细节。”她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待办事项,连“提醒林溪吃胃药”这种小事都没落下。
距离开幕只剩三天时,意外发生了——电子展板的播放设备突然出故障,预览时画面卡顿严重。陈野急得满头大汗,赵阳抱着设备手册逐条排查:“是程序兼容问题!需要重新调整代码!”林溪立刻说:“设计部帮你们找备用素材,万一赶不及就用静态海报应急!”林墨跑遍老街找维修师傅,苏晓晓给街道办打电话沟通延期可能性,五人各司其职,乱中有序。
那天晚上,办公室灯火通明。赵阳手指在键盘上翻飞改代码,陈野测试设备,林溪补画备用插画,林墨给大家买夜宵,苏晓晓泡了提神的浓茶。凌晨四点,赵阳终于喊出“好了”,电子展板流畅播放,画面里老街的烟火气在屏幕上流转,所有人都瘫坐在椅子上,笑着笑着就红了眼眶。
美食节开幕当天,老街被“锋芒设计”的元素填满了。电子展板上,老照片与新画面交替闪现,配着商户的原声故事;每个摊位的海报都印着手绘插画,写着“张叔馄饨·二十年老汤底”“李婶糖画·三代人的手艺”;连工作人员的围裙上都印着苏晓晓设计的小图标。
街道办主任握着陈野的手说:“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美食节!有设计感,更有烟火气!”商户们看着自己的故事被搬上展板,都忍不住拍照发朋友圈:“这才是属于老街的设计!”游客们围着电子展板驻足,有人指着画面里的修鞋铺说:“这是我小时候常去的店!”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0484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