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210775" ["articleid"]=> string(7) "584867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8章" ["content"]=> string(3809) "
林墨突然提议:“我们来画部门蓝图吧!就像规划未来的家一样。”五人围坐在长桌旁,林溪铺开素描纸,陈野抢过笔:“技术部要添台专业相机,拍遍老街的每个角落!”林溪接着画:“设计部要建素材墙,贴满我们画的老街元素!”
苏晓晓画了个带锁的档案柜:“客户部要扩容,给每个老街商户建专属档案!”赵阳画了台服务器:“技术部开发小程序,让客户能在线看设计进度!”林墨画了个大大的箭头指向门外:“业务部要走出老街,让更多人知道‘锋芒设计’!”
蓝图越画越热闹,纸的边缘不够了,就画到背面。从设备升级到客户拓展,从技能提升到团队扩容,每个想法都带着少年人的热血和认真。陈野把蓝图贴在初心墙旁边,用红笔圈出“2024年目标:注册公司”。
傍晚收拾东西时,苏晓晓发现初心墙右下角还有块空白,她掏出便签纸写下“未完待续”,贴在那里。赵阳把团队成长视频投屏到墙上,画面里办公室从空荡到充盈,争吵变成拥抱,质疑变成认可。
“这半年最大的收获,不是赚了多少钱,是我们真的成了‘团队’。”陈野关掉投影仪,办公室陷入温柔的黑暗,只有初心墙上的荧光贴纸在发光。林溪点头:“以前觉得线上聊得来就行,现在才明白,线下并肩作战的默契,才是最珍贵的。”
锁门前,五人最后看了眼初心墙。木板上的照片、合同、字迹在月光下安静躺着,却像在诉说着未完的故事。林墨轻轻带上门,门上的风铃叮当作响,像在为这半年画上句号,又像在为下一段旅程敲响序曲。
从线上小屏幕到线下小门面,这半年的意义不止于空间的转换,更是从“我”到“我们”的蜕变。当部门分工清晰如流程图,当股权信任坚实如木板,工作室终于有了该有的样子——不是豪华的办公室,不是巨额的订单,而是一群人朝着同一个方向,把初心酿成未来的模样。
初心墙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2023年10月的秋风卷着桂花香飘进办公室,林墨举着手机冲进来说话都带着颤音:“成了!我们接下美食节的订单了!三万块!”手机屏幕上是街道办发来的合作确认函,“他们说看了我们给老街小店做的设计,觉得‘有烟火气’,让我们负责整条街区的视觉设计!”
办公室瞬间炸开了锅。三万块的订单对刚起步的工作室来说,相当于半年的基础营收。陈野猛地站起来,相机差点从桌上滑下去:“真的假的?要求是什么?”林墨咽了口唾沫,念着需求:“要突出‘老街烟火气’,做10块电子展板、20张商户海报,还要给每个摊位设计统一的视觉元素,开幕前一周必须全部落地!”
时间只剩半个月,任务却重得惊人。陈野立刻在白板上划分任务:“技术部负责素材拍摄和电子展板制作,设计部主攻手绘元素和海报,业务部去蹲点收集商户故事,客户部盯进度和需求对接!”他把笔重重拍在桌上,“这单要是拿下,我们就能在老街站稳脚跟了!”
技术部的硬仗最先打响。陈野和赵阳扛着相机钻进老街的犄角旮旯,从清晨五点拍修鞋铺大爷生火,到深夜十点拍面馆老板收摊。赵阳的镜头里,修鞋铺的铁皮工具箱泛着油光,裁缝店的碎布料堆成小山,面馆的蒸汽在路灯下凝成白雾。“这些都是最鲜活的素材!”陈野擦着镜头上的水汽,三天拍了200多张照片,内存卡装满了两张。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0484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