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210774" ["articleid"]=> string(7) "584867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7章" ["content"]=> string(3712) "
“我早就准备好啦!”苏晓晓抱来一个纸箱,里面装满了半年来的“宝贝”:第一次签的纸质合同、客户送的锦旗照片、股权协议的复印件,还有每次部门会议的合影。赵阳抱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他整理的“团队成长时间轴”,从赵阳加入技术部到苏晓晓建立客户档案,每个重要节点都标着小红旗。
陈野找来电钻,在木板上钻孔固定。林墨帮忙递钉子,看着木板一点点被填满:“还记得第一次来这儿,墙上啥都没有,我们蹲在地上吃外卖,说要把工作室做成‘老街最暖的设计店’。”陈野笑着点头:“当时连股权是啥都说不清,就敢给赵阳和晓晓画饼。”
照片是最鲜活的记忆。苏晓晓把五人第一次聚餐的合照贴在中央,照片里赵阳还在低头扒饭,苏晓晓举着可乐比耶,林溪和林墨在抢最后一块鸡翅,陈野举着相机自拍,画面糊得可爱。“这张必须放C位!”林溪用马克笔在照片周围画了圈星星,“这是我们五人组正式成团的见证。”
合同和股权协议被郑重地贴在照片右侧。最早的电子合同打印出来泛着白,后来的纸质合同盖着客户鲜红的印章,最新的股权协议上,五个人的签名歪歪扭扭却无比认真。“从‘口头约定’到‘白纸黑字’,我们终于让股权落地了。”陈野指着协议上的“0.5%干股”字样,“下次更新,就得给你们升实股了!”
左侧贴满了客户反馈和锦旗照片。面包店王阿姨写的“用心设计,温暖小店”纸条被塑封起来,童装店李姐送的“匠心服务”锦旗照片旁,林溪画了个穿暖色调衣服的卡通娃娃。“这些才是最值钱的资产。”林墨摸着照片,“客户说我们的设计有温度,其实是因为我们记住了他们的故事。”
赵阳把“协作流程图”打印出来贴在最下方,彩色箭头在木板上蜿蜒:“以前觉得流程是束缚,现在才知道,是这些箭头让我们少吵架、多做事。”苏晓晓补充:“还有每周公开的账本,透明到连5元钱的咖啡都记着,这才让大家信得过股权。”
木板渐渐被填满,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初心墙”。阳光照在上面,照片里的笑脸、合同上的墨迹、股权协议的印章,都像是在发光。陈野退后两步打量着,突然觉得眼眶发热——这哪里是块木板,分明是五个人用热爱和坚持筑成的里程碑。
“该写点啥点睛之笔了。”林溪拿起马克笔,在初心墙最上方的空白处写下标题:“锋芒设计半年记”。她顿了顿,笔尖悬在半空,脑海里闪过这半年的画面:陈野熬夜剪视频的背影、林墨被拒绝十次仍敲门的坚持、赵阳代码里藏着的烟花动画、苏晓晓客户档案里的暖心备注。
最终,她落笔写下:“从线上3人到线下5人,部门分工清晰,股权绑定信任,这才是工作室该有的样子。”字迹不算工整,却力透纸背。写完她后退一步,五人站在初心墙前,影子被阳光拉得很长,刚好和墙上的合照重叠。
“部门分工清晰”——技术部的相机和代码、设计部的手绘板和颜料、业务部的公文包和订单、客户部的档案册和便利贴,每个部门都有了自己的阵地和职责,像齿轮一样咬合运转。
“股权绑定信任”——从模糊的“一起赚钱”到清晰的分红制度,从口头承诺到公开账本,股权不再是空洞的名词,成了连接每个人的纽带。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048485" }